江南四大才子分別是誰

  江南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江南四大才子都有誰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江南四大才子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江南四大才子都有誰

  江南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江南四大才子簡介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明朝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

  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因為生病而去世。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祝枝山

  祝枝山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曾任興寧知縣、應天府通判等官。由於生性佚蕩,不滿官場腐敗之風,遂藉故辭官回蘇,廣交朋友,召客豪飲,燒酒解愁,以洩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一代風騷,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頫書法之神,揚晉王羲之、王獻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展為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祝允明雖無名畫,但也能畫畫,唯很少動筆,傳世之作更少。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歲。祝枝山死後葬於蘇州近郊橫山祝氏祖墳,但滄海桑田,墳已夷平。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

  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文徵明出身於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順利。明清時代,凡經過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亦即所謂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員歲考時,一直考到嘉靖元年***1522***五十三歲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頭。五十四歲那年,受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到了京城朝廷,經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的職位。這時他的書畫已負盛名,求其書畫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擠,文徵明心中悒悒不樂,自到京第二年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辭職報告才獲批准,五十七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於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以戲墨弄翰自遣。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 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誌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

  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16歲著《新倩集》,即知名於吳中。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徵明合纂《太湖新錄》,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臺行》。同年中進士,後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為國子監博士。

  徐禎卿在詩壇佔有特殊地位,詩作之多,號稱“文雄”。及第後與明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交遊甚密,悔棄少作,齊倡復古。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併稱“前七子”。所作《談藝錄》,只論漢魏,六朝以後不屑一顧,闡述重在復古之論。其詩格調高雅,縱橫馳騁於漢唐之間,雖刻意復古,但仍不失吳中風流之情。

  徐禎卿後期信仰道教,研習養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於京師,年僅33歲,其墓葬於虎丘山西麓萬點橋的鬱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異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