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網球的李娜有沒有孩子

  打網球的李娜誰不認識的,但是網球李娜有孩子嗎?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網球李娜有孩子

  李娜、姜山一家抵京。一下飛機,姜山在前面開路大步流星,李娜抱著閨女緊跟其後。李娜小腹凸起,二胎孕肚明顯。

  早在去年年底,李娜就對外公佈了自己的二胎計劃,並在今年5月13日發微博正式宣佈自己已懷上二胎。李娜與姜山夫婦三年抱兩娃,有網友感慨夫婦倆真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

  運動員出身的李娜在告別網球賽場之後,與丈夫姜山倆人過上了恩愛的小生活,一直期待二胎的夫妻兩人願望終達成。奧運會來臨,而此次沒有了比賽壓力的兩人看起來相當輕鬆,一家三口看起來十分幸福。

  網球李娜教孩子的方式

  小莉的話:李娜退役,引起國人關注,除了讚譽只有祝福。在當今的體壇,她是一個如此獨特的個體。她留下了非常多的語錄,而最打動我的是她在退役告別信裡那一段“我最開始打網球的時候,只是一個鄰家小女孩,我完全沒有想到我面前有如此神奇和美好的網球之旅,我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激勵更多的中國年輕女孩,讓她們相信自己。”娜姐,你做到了!

  “如果退役後我有了小孩,一定要全身心自己帶,”“當我有了孩子,我不能再用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來教育他/她,我要給他/她足夠的尊重和自由,我要給他/她說“不”的權利,我要讓他/她擁有自己的靈魂和夢想。“

  優秀的網球運動員,獨立而自信的女性,這些都是她以往的標籤,而上面的話讓我有理由相信,她,還會成為一個值得不錯的母親。

  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就是“一鍋端”,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讓自己與大多數人一樣,一旦超越了大眾約定俗成的那條界線,就會立刻招來他人的口誅筆伐。許多人都在用教練教給他的生活方式生活,用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唯獨不敢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而我,就像眾多模具中的一個手工製品,掙扎著想要闖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因此經常讓大家覺得奇怪:你怎麼就那麼特殊?你憑什麼就那麼特殊?我並不是特殊,我只想跟隨內心深處的呼聲生活。

  我曾經對朋友說過:我將來的理想是當個家庭婦女,姜山到哪兒我就到哪兒,這是我理想或者夢想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我也知道,完全當家庭婦女肯定會與社會脫節。我不希望看到自己落後於時代。

  這幾年姜山全身心圍繞著我轉。我退役後,他去哪兒我就會跟著他去哪兒,不一定在武漢。姜山不喜歡小孩。他覺得小孩都太鬧了,但我還是很渴望有孩子。

  當我離開網球場時,我會和姜山討論一些關於未來的規劃:我們都一直很牴觸將小孩交給父母帶這件事。以前對國外的教育不瞭解,當我們有機會走出國門,看到國外的小孩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時,我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

  如果將來真的退役有了小孩,我一定是全身心自己帶。小孩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我必須要親手撫養自己的孩子。如果可能,我希望小孩受到與我完全不同的教育,我不希望孩子進學校後受中國教育模式的影響。

  我跟我媽聊天時,她會習慣用這樣一些句式:你聽我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心裡說,那可不一定。……當我有了孩子,我不能再用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來教育他/她,我要給他/她足夠的尊重和自由,我要給他/她說“不”的權利,我要讓他/她擁有自己的靈魂和夢想。

  在中國做個孩子太難了,競爭者數量眾多,資源有限,孩子們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強,容易產生攀比心,價值觀容易扭曲。我特別不喜歡這樣的孩子。

  姜山也有同感。他覺得中國人的不自信是產生於家庭和教育,說得再實在一點,都是家庭造成的,因為父母老是告訴孩子要去做什麼,什麼事情都安排好了。而且父母們總是採用說教的形式,不停地對孩子嘮叨:“你該洗漱了!”“你該睡覺了!”“學習去!”一切行為都是在大人的約束下形成的,小孩自己就不知道做一件事情是對還是錯,就造成他的不自信,這是所有中國人都存在的問題,除非父母敢採取放養式教育。

  中國小孩的不自信來自於父母。為什麼外國人都比中國人自信?因為老外的孩子都是自己長大的。我們在國外待了很多年,大家都看到外國人怎麼帶孩子,對孩子的主動性從不約束。孩子會覺得,只要不是違法的,或是有嚴重錯誤傾向的,都可以去嘗試一下,比如我今天選擇打網球,或者選擇讀書、打籃球、玩遊戲,他都會很自信地自己選擇,然後去做。

  中國孩子遇事先想“我可不可以做”。這樣長大以後,遇到事情都會根據慣性先問:“這樣可以嗎?行嗎?”這兩種狀態出來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讀完大學、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甚至同樣讀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孩子,學識也許相仿,但他們的內在修養差別極大,他們以後的發展也會完全不一樣。

  這種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應該來源於父母,根本不是學校教的。學校教的只是知識。我們小學課本最開始告訴你:愛人民、愛祖國,到大學才教你:不要隨地吐痰。這其實完全是錯誤順序。

  我最恨自己打球時沒有自信,長期在運動隊,集體式的教育,導致自己做任何抉擇時都總在猶豫,沒有自信,不敢肯定這件事做得對不對、做完後會得到什麼結果。運動員們可能更會被這個問題困擾,因為自己要頻繁面對輸贏,從小面對的東西特別直接。教練喜歡通過比較來打擊球員的自信,確立自己的權威地位,這也是不科學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有什麼可比性。

  現在我們倆的家裡就基本不放獎盃,不放任何關於網球的東西。就是不想以後小孩會有“我媽媽是誰,我爸爸是誰”的優越感。我也不會刻意跟孩子說你媽媽原來是網球運動員。

  如果把孩子養在國外的話,我們就必須跟著孩子過來。我們倆想的是,小孩18歲以後自由選擇一切,包括在哪裡生活,我們都不會再去幹擾他們的人生。

  我們看過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裡面有句話我們很同意:養兒不防老。如果我們要孩子,那一定是因為喜歡孩子,自願對他盡義務,並不是等我們老了希望他來贍養我們。我們倆的想法是,等我們老了就去敬老院之類的地方,我們不希望給自己的小孩帶來負擔。

  網球李娜和姜山的感情生活

  6歲開始練球,自1999年轉為職業選手後,便開始了她傳奇的職業生涯。人們忘不了2004年在廣州國際女子公開賽上,李娜從資格賽打起連勝8場一舉奪冠,成為第一個在WTA巡迴賽中奪得單打冠軍的中國選手。

  忘不了在2008年,在WTA三級賽黃金海岸賽上李娜傷愈復出並最終奪冠,拿下自己生涯第二座WTA冠軍獎盃。更忘不了在2011年法網,李娜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面對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李娜最終在第二盤搶七中鎖定勝利,奪得了中國甚至是亞洲的第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獎盃。自此,李娜的排名升至世界第四。

  太多的榮譽與獎盃,帶給我們太多記憶,縱然有無數傷病,她仍然不斷重新整理著歷史記錄,2014年初,她在澳網上連續第二年打進決賽,以2-0擊敗齊布林科娃後,獲得了個人的第二個大滿貫女單冠軍,這也是澳網百年曆史上亞洲選手首個單打冠軍。李娜排名也來到世界第二,重新整理了亞洲選手的最高排名紀錄。

  當時已經32歲的李娜,成為澳網最年長的單打冠軍。就在那一年,正當人們沉浸在喜悅與自豪的心情中時,李娜正式宣佈退役,時間彷彿定格在兩年前的退役儀式現場,在那個難忘的夜晚,全世界記住了她的梗咽與淚水。毋庸置疑,她是一個傳奇,納達爾與伊萬諾維奇、揚科維奇等眾多世界網球名將親自來到場為她送來祝福。

  但若回首過去十多年,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我們都無法忽略一個人,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永遠站在李娜左右的男人,她的“完美老公”姜山。姜山對李娜來說,即是一位職業的網球運動員,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網球教練、更是一位體貼入微的丈夫,他一直是李娜最堅強的後盾。有人說:沒有姜山就沒有今天的李娜;也有人說:沒有李娜更沒有如今的姜山;其實,在兩人眼裡,是愛讓他們成就了彼此。

  印象中,李娜與姜山的愛情是女強男弱,然而在剛開始,卻是李娜主動倒追的姜山。李娜12歲時入選湖北省二隊,她在那裡遇到了比自己大兩歲的師兄姜山。四年相處下來,無數的溫暖與感動,李娜發現自己不可救藥的愛上了他,便主動出擊,拿下了師兄。

  一個人對你的好,並不是立刻就能看到,因為洶湧而至的愛,來得快去的也快,而真正對你好的人,往往是細水長流。2002年是兩人愛情得到昇華的一年,由於種種原因,兩人暫時離開了運動隊,一起到大學讀書,上課、吃飯、和朋友聚餐,兩人的愛情在校園土壤中甜蜜生長,2006年兩人如願步入婚姻殿堂。愛情中總有取捨,因為李娜的天賦與運動生涯處在上升期,姜山決定犧牲自己的一切事業和理想,在工作與生活中全力支援李娜。

  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婚姻沒有一帆風順的,有美好也有爭吵、有歡笑也有淚水,相伴一路走來,靠的就是那份愛的責任。在姜山與李娜的婚姻中更是如此,將工作與家庭交織在一起,並不是好選擇,因為兩人之間的責任是多重的,訓練中是教練對隊員的責任。

  日常訓練中不僅要扮演“陪練”角色,比賽時發揮不好還要擔當場上“出氣筒”,在工作中他是員工對老闆的責任,生活中他是丈夫對妻子的責任。在這麼多的角色中互換,姜山對李娜的愛可以說比任何人都重,他承擔的壓力不比在賽場上拼搏的李娜要小,人們常說“經營婚姻需要愛,更需要智慧”。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實現,但姜山做到了,作為一個男人,他在場上主動弱化了自己,平衡了所有的關係,這也成就了體壇賽場上少有的“婦唱夫隨”。李娜去哪,姜山就在後面跟到哪,贏球了為她歡呼,失利了站出來吸收一切負能量。

  高質量的愛情,不是一下子把你感動暈,而是在不經意間把你寵壞。對於場上姜山經常被李娜“吼罵”,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很多人都曾替他委屈,其實這只是他們夫妻間的小習慣,在姜山看來,這是妻子的一種減壓方式而已,如果這樣可以讓她在場上釋放,被罵一萬次都值得。李娜心裡也清楚,這是丈夫寵她的一種方式。這世上沒誰有義務忍受這些負能量的發洩,只有姜山願意,並且樂此不疲。所以,李娜對他的愛也深深藏進心裡,平日因她受的種種委屈,她都不會忘記,就在2013年澳網痛失冠軍的那一刻,李娜泣不成聲,張嘴第一句話就是“我真的很想贏得一個冠軍,作為結婚紀念日禮物送給姜山。”

  通常,一個冠軍背後可以感謝很多人,可以有很多層意義,但李娜只想為姜山拼一個冠軍送給他,因為她知道丈夫姜山為了她犧牲了太多。婚姻是兩個人一同維繫的,任何事都有它的平衡點,李娜自己也懂這個道理,在場上她佔據了絕對主動,在場下就回歸賢妻良母角色,“在場下,姜山比較有性格,離開賽場之後,李娜還是聽姜山的,兩人的私生活安排也是姜山主導。”這是好友們的一致觀點。

  擁有了這種互補的默契,就算出現再複雜的責任關係,兩人也都能輕鬆處理好,不得不說,兩個情商高的人結婚,真的很完美。其實在兩人的眼中,“責任”這個詞不僅體現在愛情、家庭、事業中,也包括作為公眾人物的一種社會責任,一股引導的力量。自從第一個女兒Alisa降生,到後來懷上二胎,她與老公姜山一致認為,“公益就是最好的胎教”。

  體育、家庭、公益一直是兩人生活的中心,對於公益這件事,李娜有自己的原則“堅持雪中送炭,拒絕錦上添花”。當許多明星們大玩冰桶挑戰的時候,李娜則是專注於資助10名安徽貧困兒童上學,類似的事情她大部分都採取保密捐助的方式。

  2010年玉樹地震發生後,李娜和丈夫姜山專程前往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兒童福利院,將自己在馬德里網球公開賽的獎金第一時間捐給了青海玉樹災區,幫助在這裡生活的57名玉樹災區孤兒。在青海省西寧市黃南州孤兒院兩人與孩子們合影。有時,公益不一定非要慷慨解囊,更在於付諸行動。2014年6月17日,李娜全力支援女性關愛乳房健康,拍攝了半裸上身宣傳照。

  李娜還與許多公益組織合作,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公益光有熱情不夠,還要科學的方法”。比如在一次活動中,她學習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與聲音,幫助一位有視力障礙的孩子,感知距離、方位。最近的一次,已經身懷二胎的李娜為呼籲全社會拒絕酒駕,拒絕僥倖,她和老公姜山現身上海,參加2016上海交通大整治零違法零酒駕大型公益活動。

  “小飲怡情、大飲傷身、酒駕殞命”。酒駕的危害無人不知,但總有人抱著僥倖心理,釀成大禍追悔莫及。因此,8月30日,百威英博攜手上海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中國酒業協會、上海市交通工程學會在上海北外灘舉辦“明智飲酒,拒絕酒駕”公益活動。“為人父母之後更能體會到對家庭、孩子的責任重大,更多的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因此,李娜、姜山選擇成為百威明智飲酒公益大使,共同傳達“明智飲酒,拒絕酒駕”理念,不要抱著僥倖心理。這也是她永不退役的選擇。

  本次活動為李娜與姜山專門設計一款紋身,整體以象徵“愛”的手勢為主體,結合了李娜生活及賽場上的重要因素,包括李娜、姜山的10週年和三人名字的首字母“L J A”,代表了她姜山以及大女兒Alisa永遠在一起。“個人的背後總有家庭在支撐,拒絕酒駕不單只是為自己,更是對家庭負責,它需要全家一起面對。”值得一提的是,她與丈夫姜山甚至攜手出演了2016百威《沒有僥倖》的公益宣傳短片,此片從名人、執法者、酒駕受害者、駕駛者等多重角度,講述真實故事和證言,呼籲更多的消費者明智飲酒,拒絕酒駕。短片全程由李娜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