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的故事有哪些

  賀知章是唐代非常著名的詩人與書法家,自稱四明狂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賀知章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賀知章的故事

  賀知章有個金龜換酒的故事十分出名。742年,已經四十多歲的李白被玄宗招進宮中做官。李白把家裡的事情安排妥當之後匆匆趕奔長安。但玄宗卻把他撂在一邊,沒有馬上接見他。只是把他安頓在客房裡。

  李白來都城的訊息傳進了賀知章耳朵裡,他十分興奮,當時八十多歲的賀知章對李白的才華,早就略知一二,才華不凡而且十分有情調,但卻沒有見過本人。第二天賀知章就迫不及待的去一睹李白的風采。當一襲白衣的李白從門外走進來的時候,賀知章不禁脫口而出,好一個詩仙啊。剛一落座,賀知章這個老頭就追問李白是否有新作 拿出來觀賞,倒是一點不客氣。李白就抓緊把自己的《蜀道難》呈給賀知章。

  過了不久,很多聞名而來的詩人和李白的朋友都趕來了,賀知章主動提出要為李白接風洗塵。這頓飯從大約中午時分,一直到晚上很晚才吃完,期間人們吟詩作對好不歡樂。正當人們酒足飯飽的時候,賀知章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尖叫聲“壞了”,他說自己沒帶錢,該怎麼付這頓飯錢呢?靈機一動,想起了自己佩戴的小金龜,就告訴眾人:“雖然沒有銀子,但我有金子”隨即取下金龜付了賬。

  在那個時代,有錢的男人喜歡把小金龜掛在腰間,賀知章的金龜更不用說有多金貴了,可以見得賀知章對李白的喜愛。後來兩人成了忘年交。長安城裡也有了金龜換酒的典故。

  賀知章的生平故事

  賀知章年輕的時候,他的詩作就名聲遠揚了,武則天當政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封他為博士。他的文章語句精湛,是詩作中的佳品,而且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書法造詣很高,尤其擅長兩種字型,草書和隸書。常常有人給他提供筆墨紙硯,請他賜字,他的書法筆跡每張不超過幾十個字,那些人都把它看做珍寶,用來傳閱把玩。他出了名的愛喝酒,醉了之後就來了詩意,出口成章,經常跟張旭等人邊喝酒邊作詩,比拼作詩的技藝,可謂藝高人膽大。當時被稱為醉中八仙之一,也是吳中四士之一。744年他因為身體抱恙,告老還鄉。臨走之前唐玄宗送給他

  御製詩,太子也帶領數名官員來為他送行。回到山陰,住在千秋觀,建造了一曲亭自娛自樂。他把客廳的牆當作紙張盡情的在上面揮灑自己的才華。一時興起,提起筆來,大筆一揮,龍飛鳳舞,喜愛書法的人都把書法看做珍貴的作品,但他的筆跡留下的很少,有的已經流傳到鄰國日本。寫了《回鄉偶書》之後沒過幾年就去世了,死時已經八十有六的高齡。

  賀知章的雅號是什麼

  賀知章是被人稱作“詩狂”的,而且他為人放縱不羈,到了人生的晚年的時候,還特意自己給自己起了一個稱呼叫做“四明狂客”,所以這兩個“雅號”是最為人熟知的。

  說起賀知章的雅號“詩狂”的來歷,當然是要從賀知章的為人處世說起。那是一個民風開放的時代,盛唐氣象,也是初唐的時候,大抵所有人文人都受到了這樣的歷史背景的影響。那個時候,無論是草書的豪邁,還是楷體的周正,都是開放的政治影響下的產物。賀知章很幸運的一點,就是誕生在了這個時代——王勃都可以興致勃勃的看兩隻雞打架為它們寫戰書的時代。

  作為“初唐四傑”中的一個,數以千計萬計的男人中的佼佼者,賀知章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賀知章的雅號有他自稱的一個“四明狂客”,就說明他性格中一定是有“狂”的成分。那麼在他的身上,到底哪裡體現了他雅號中的“狂”這個字呢?

  首先,他是年少成名,所以驕傲的很,這種驕傲註定了他的“狂”。其次,他還有一個“金龜換美酒”的奇聞異事。而且,這件事的可信程度非常的強,表明了賀知章的不為名利不為錢財。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曾經大力提攜只有一面之緣但是相談甚歡的李白,直接把李太白推薦給了皇帝,讓李太白從此千古留名。因此,賀知章的雅號被稱作“狂”,也是說對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