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中文版手抄報

  相傳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你知道如何做一份中文版的端午節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欣賞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1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2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3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4

  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5

  端午節的手抄報資料1

  1、幸福就象一根根粽繩,緊緊的綁住你,快樂就像一片片粽葉,團團的圍住你。願您的生活就像一陣陣飄香的粽子,永遠幸福甜蜜。祝您端午節快樂!

  2、生命中總有些讓人難以忘懷的朋友,生活中總有些讓人無法忘記的日子,有緣相識,從陌生到熟悉!雖然沒有時刻問候,卻一刻未曾忘記!預祝端午節快樂!

  3、心飛揚,喜洋洋,鑼鼓聲聲迎端陽;粽子香,賽蜜糖,幸福生活萬年長,喝雄黃,艾滿堂,龍舟競發爭弱強;祝你端午節快樂!

  4、端午節到了,悄悄的一條簡訊,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

  5、天使說,只要站在用心畫的九十九朵鬱金香前許願,上帝就會聽到。我把花畫滿整個房間,終於上帝對我說:許願吧。我說:要看簡訊的人端午節快樂!

  6、我那天自己動手包粽子,眼看就要包好了,可是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包點什麼肉進去的好。直到我突然看見了你,我決定就包點豬頭肉進去吧。端午節快樂!

  7、端午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懸起了鍾馗像,掛上了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熱熱鬧鬧真好玩。預祝節日快樂!

  8、一籠香香的粽子、一縷淡淡的清香、一心深情的祝福、一年真情的想念、一生真心的朋友。端午節到了,祝你節日快樂,全家幸福安康!

  端午節的手抄報資料2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著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裝置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