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閱讀題人教版

  初三是一個緊張的學習階段,你做好迎戰的準備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語文閱讀題人教版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快了就難免浮躁。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話,那些平步青雲的傳奇,還有那些赤裸裸的炫富,都會讓正準備紮根的你,內心突然失去平靜。也許你會感嘆,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沒有多少時間能深植自己,更別說安靜紮根了。但我認為,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穩務實,腳踏實地。這好比一棵大樹,只有紮根大地,才能抗擊暴風驟雨,才能枝繁葉茂。正所謂_____ 。

  ②紮根大地,踏實行事,才能將基礎打牢,將能力累積。輝煌的成績背後,是訓練場上姚明站在同一地方,千百次反覆地練習投藍,是劉翔認真地做著枯燥的肌肉鍛鍊。姚明灌籃的颯爽英姿、飛人劉翔的“雲端”神話都凝聚著苦練的汗水,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迅速敏捷的身手,其實都只是平日基礎動作訓練的連貫整合。

  ③“大木百尋,根積深也;滄海萬仞,眾流成也;淵智達洞,累學之功也。”繁花綠葉下面一定有根的努力,磅礴大海的前面一定有涓涓細流的匯聚,風光耀目的背後一定有踏實艱辛的汗滴。

  ④做一棵紮根大地的樹要有潛下心來、勇於挑戰並堅持到底的信念與毅力。

  ⑤紮根大地,踏實行事,需要淡泊的情懷。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無論是作為鄉村教師還是名滿天下的專家學者,他都一如既往淡泊名利,專注于田疇,紮根於泥土,播撒智慧,收穫富足,成為廣受讚譽的“雜交水稻之父”。

  ⑥紮根大地,踏實行事,需要克服困難的勇氣。著名科學家霍金21歲就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全身幾乎不能活動的障礙,克服了基本喪失語言能力的困難,完成了《從大爆炸到黑洞》《時間簡史》等偉大著作。輪椅沒有限制住他心靈的自由,疾病沒能阻擋他思維的擴散。

  ⑦紮根大地,踏實行事,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古文學家季羨林,十年如一日,潛一心研究,親身考察,從不空談,他的嚴謹作風影響世人,讓人欽佩不已。志在用筆完成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巴爾扎克,筆耕不輟,努力創作,辛苦耕耘,用行動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收穫了成功的果實。

  ⑧扎入大地,不慕雲淡風輕,是樹根的潛修;勇於挑戰,不懼艱難險阻,是行動的根植;堅持到底,不畏萬苦千辛,是人心的鍛鑄。

  ⑨不踏實地,馳於空想,何以享千里風光之醉美?望而卻步,知難則退,何以感一覽眾山之豪邁?淺嘗輒止,鍥而舍之,何以聚金石鏤空之匠心?

  ⑩只有戒除浮躁,腳踏實地,像樹一樣紮根而後長,像水一樣盈科而後進,堅實邁好每一步,穩步向前不鬆懈,才能最終到達一個美好的境界。讓我們做一棵紮根大地的樹,在地面開花結果,演繹屬於自己的精彩!

  【注】①盈科:溢滿窪地。

  25.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3分

  26.選文第②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27.說說選文第⑤-⑦段的順序不能調換的原因。3分

  28.選文第⑨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3分

  29.從下列道理論據中,選出最適合填在選文第①段橫線上的一項。 3分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

  B.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誡子書》

  C.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D.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貞觀政要》

 

  答案:

  25.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穩務實,腳踏實地。3分。

  26.舉例論證,1分,舉了姚明和劉翔紮實訓練才取得輝煌成就的事例,1分,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踏實行事的重要意義,進而證明了中心論點,1分。計3分。

  27.選文第⑤-⑦段是從紮根大地,踏實行事,需要有淡泊的情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持之以恆的毅力三方面進行論述的,1分,與選文第④段1分和選文第⑧段中的論述順序一致或照應,所以不能調換順序,1分。計3分。

  28.選文第⑨段從反面1分論述了不踏實行事的弊端,1分,使論證更充分、有力,使論點更突出、鮮明,1分。計3分。

  29. D,3分。

 

  二

  ①最近,得知上海中小學學生守則裡增加了“要學會感恩”這一條目。好是好,但要知道:對少不更事的中小學生來說,“感恩”意識的形成,是不可能僅僅通過書本就能學到的,而須從成人社會中耳濡目染,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薰陶。而對身邊的生活麻木不仁缺乏感受,自然也就無從體驗“感恩”的情懷。一句話:生活中如果缺乏培植感恩情懷的土壤是不行的。

  ②來自河北省張家口的67歲的趙老先生在中國人民大學東門拉小提琴,為在內蒙古讀書的女兒籌集學費。老父在街頭賣藝三年,他21歲的女兒竟毫不知情。趙老先生這種“暗地裡的愛”雖然珍貴,很多家長與老師也已習慣了付出,並不期望得到回報與感恩。但:我認為這樣做並不足取,因為孩子不知道父母為她作出的犧牲,也就不會具有感恩的情懷,自然也就不會珍惜所得到的一切。

  ③古人云:施恩不圖報。但那僅僅是體現了施恩者的一種高尚品格。殊不知古人還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飲水思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警句。

  ④我們的民族,歷來對報恩者總是肅然起敬的,而對忘恩者一貫是鄙視的,尤其是那些“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人,更為社會所不恥,亦被稱之為“小人”。而一旦被眾人視為“小人”,那是羞於見人而抬不起頭來的。

  ⑤生而為人,要感謝父母的恩惠:給我以生命,讓我得到一次享受生活的樂趣、享受人生百味,享受生命美好的機會。

  ⑥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教過我的老師,因為他們傳道解惑,扶我走上人生道路,義無反顧、執著無悔。

  ⑦感謝社會和他人的恩惠:感謝每個曾伸出熱情的雙手幫助過我卻並不指望我一聲道謝的好心人。

  ⑧倘若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社會的關注愛護,沒有眾人的幫助,我們何能立足於天地之間?

  ⑨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基本良知及條件!

  ⑩真正的感恩應該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感激,它不是利益交換,更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而表現出的那番虛情假意。它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報的。“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它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消融許多的抱怨和不滿。若能感受到有人愛你、幫助你、賞識你、關心你、喜歡你,將都會給自己帶來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使自己的情感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利益交換,無法感受到人情的溫暖,自然也就無從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樂趣。

  ⑾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曾經對數千多人進行了十幾年的追蹤調查。他們發現心有感恩情懷的人,會自動樂於助人,處處行善,生活快樂且壽命顯然延長;相反:不知感恩的人,自私無情、性格孤僻,損人利己;無法與他人融洽相處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一點五倍。

  ⑿可見:只有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感恩於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幫助,社會的關注、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才能真誠地面對生活、才能熱情地給予他人,才能坦然地接受關愛,由此勤奮地學習、工作並快樂地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

  有刪改

  1. 從“應該給孩子提供培植感恩情懷的土壤”“人應該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基本良知及條件”三個語句中,選擇你認為最適合作為本文中心論點的一個語句,用規範的正楷字抄寫橫線上。

  2.文章第二段所寫的事例與中心論點有什麼關係?

  3.閱讀文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感恩之於做人的意義。

 

  答案:

  1.人應該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2.要想讓人懂得感恩、學會感恩,首先得有培植感恩情懷的土壤。

  3.答案要點:主要結合文章第⑿段的內容,再聯絡自己從感恩中獲得的感悟、快樂,以及由此帶來的身心健康、成長的動力等方面的內容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