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夢想滿分作文

  夢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夢想是等,照亮夜行的路。關於只要有夢想的話題作文是怎樣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就算是九十歲,也要戀愛啊。看似在做夢,我的心已飛上雲端。”這首小詩出自一位日本老太太在98歲生日時出版的一部詩集。她叫柴田豐,年青的時候喜愛閱讀,92歲的時候才開始寫詩,98歲時出版處女詩集,銷量突破100萬冊,超過了許多專業詩人的成績,成為日本文壇的一件盛事。這位老太太以追夢的勇氣感動了日本,也感動了全世界的人們。在這首小詩裡,我們看到一顆夢想的種子,在將近一個世紀的風雨之後,終於開出了一朵最美麗的花,也只有一個世紀的歲月才能讓這朵夢想之花開得這麼燦爛芬芳。

  也許我們從不缺少夢想,缺少的只是堅持夢想的勇氣。在風雨襲來的時候,我們是為夢想撐起一把傘,還是放棄夢想躲到安全的角落,或者,與夢想一起沉淪?海子夢想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過著“餵馬、劈柴,周遊世界”的生活。可是,當塵世的喧囂擾動了他的內心,當孤獨與寂寞矇蔽了他的雙眼,他把自己的生命和夢想一起斷送在冰冷的鐵軌上。

  與那位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風雨的日本老太太相比,海子的短暫一生中所遭遇的坎坷險阻難道會更多更沉重嗎?我們只能說,是靈魂的脆弱動搖了海子的夢想,而放棄了夢想的人,就像有些脆弱的竹子一樣,只有開花的心情,終將失去生活的能力。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人的夢想:20XX年10月,《中國達人秀》總決賽的舞臺上,“無臂鋼琴師”劉偉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以一曲混搭風格的表演捧得桂冠,再次展現了自己的出色才藝和堅毅精神,他也又一次在達人秀舞臺說出了他的標誌性語句:“至少我還有一雙完美的腿!”與劉偉的遭遇相比,你也許會覺得命運女神對那位日本老太太還算慈悲,至少給了她健全的四肢。

  但是你有沒有想到,劉偉雖然沒有了雙臂,卻早早地看到了自己夢想的實現。而那位日本老太太年青時種下的文學夢想的種子,直到92歲的時候才發芽,可以想象其中有多少錯過,又有多少等待,這該是怎樣的一種煎熬!只要有夢想,生命之樹就永遠青蔥;只要有夢想,激情之火就永遠不會熄滅。這一點劉偉做到了,日本老太太柴田豐也做到了,所以他們的生命才如此地與眾不同。

  範文二

  清冷立在寒宮的冰雕,也能像飄雪悄然融化,只要有夢想;

  寂寞躺在山谷的石頭,也能像鳥兒飛上天空,只要有夢想;

  孤獨飛在黑夜的螢火蟲,也能像太陽散發萬丈光芒,只要有夢想。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光閃爍著,訴說著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如此真誠又如此遙遠,因為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源於心中那美好的夢想。

  小屋的狹隘致使我們走不出心靈的束縛。

  中國,有著五千年輝煌的歷史。大唐盛世,是我們的驕傲。然而,也有那閉關鎖國的清朝讓我們落後於他國。封閉自庸使我們淪落,緊閉的心靈束縛著我們,關上小屋的門,獲得了落後的果。

  走出小屋,就是要解開心靈的束縛。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那是一種心靈的解脫,淡泊、寧靜,遠離生世的喧囂,走出世俗的套子,達到一種至善至美的境界。莊子能夠超脫世俗,那是因為他擺脫了心中的束縛,他有自己的夢想和志向,活得自然,活得輕鬆,獲得愜意。

  走出小屋,只要有夢想。

  追溯著世界的旅途,我看到了麥哲倫環球世界的夢想,他用廣闊的胸懷迎接波濤,用夢想書寫生命的厚重與責任,縱使行程千辛萬苦,困難重重,現實的殘酷沒有把他的夢想抹殺,後人沿著他的夢想軌跡走向世界,他就是現實中堅強的尋夢者。

  夢想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嚮往和精神,就如清幽淡雅的小溪,奮鬥不息,因為浩瀚碧海是它的希望。

  收回遐想的思緒,我發現夢想就是天邊的星辰,永不熄滅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現實就是腳下的土地,踏實而厚重的記錄行路的軌跡。人既不能活在華而不實的幻想中,也不要沉湎於現實的喧囂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應該是左手種植夢想,右手辛勤勞動,隨時採擷,才會收穫希望。

  走出小屋吧!新的希望在前方。

  走出小屋吧!成功正在其中醞釀。

  走出小屋吧!人生嶄新的篇章正等待你去譜寫。

  範文三

  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心頭頓時充滿溫馨。

  一位日本老嫗,在99歲生日的時候,出版了她的處女詩集。在詩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極大轟動,銷量突破了23萬冊。在日本國內,這是個奇蹟。因為即便專業詩人,經過出版商包裝策劃出版的詩集大多也只能賣出幾千冊。而這位近百歲高齡的老太太的詩集,連續加印了8次仍供不應求。

  她從92歲那年才開始寫詩,原因很簡單,是兒子怕她感到孤獨,希望她寫點***以慰藉寂寞。而她恰好喜歡詩歌,於是就拿起了筆。詩寫的多了,就向報社投稿,她的詩並不華美,近於白話,簡短易讀,都在14行以內,只是充滿了彩色的夢想,字裡行間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朝氣流動其中。編輯們深深被這位特殊的作者感動,《產經新聞》特意為她開闢了專欄。她的讀者從14歲到100歲都有,出版社收到了近千封讀者來信,很多讀者讀了她的詩後有種想流淚的感覺。

  她在一首詩中寫道:就算就是九十歲/也要戀愛呀/看似像在做夢/我的心已經飛上雲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嫗寫的詩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人喜歡,或許是因為那顆寫詩的心永遠保持著不褪色的純真和浪漫。這是命運賜予追夢人的最崇高的現實享受。而這樣的心境,或許有的人一輩子都感覺不到。

  人生被一連串的夢想支配著,夢想成全了人生。因為一個人有夢想,生命就有了交代,活著才覺得有意義。

  人生是對歲月的回眸,夢想是與歲月的較量,只要有夢想,就征服了歲月。正如歷盡滄桑的百歲老嫗,仍能寫出青春少女情懷的詩歌。她雖不能拒絕歲月的流逝和命運的滄桑,但卻擁有了超越歲月的青春。

  施經軍語:有一種情懷叫夢想,有一種幸福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