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修辭高頻知識點模擬試題

  修辭***figure of speech;rhetoric ***,即文辭或修飾文辭。 "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本義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儘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把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寫在括號裡。

  1.嫩生生的薺菜,在微風中揮動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   ***  ***

  2.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  ***

  3.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場跑,捉幾回迷藏。     ***  ***

  4.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著。        ***  ***

  5.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親切、舒服呢?     ***  ***

  6.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

  7.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單薄,簡直一陣風能把她吹倒似的。    ***  ***

  8.不同的植物為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原來,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係。              ***   ***

  9.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著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輝裡 ,閃著晶亮的雪花。   ***   ***

  10.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   ***

  11.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   ***

  12.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

  13.天空裡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睛的星星。          ***   ***

  14.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我們的宗旨是什麼?是為人民服務。        ***   ***

  15.有人破壞草坪,我們怎能不管呢?          ***   ***

  思路解析:常見的修辭手法為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八種。考查修辭手法的目的是指導語言實踐,而不是單純考查概念。一般從兩個方面考查:一是對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辨認和理解;二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靈活地運用修辭手法等。

  名師解析:

  1.擬人修辭是指把事物當作人一樣來寫,賦予事物人的動作和感情。就像童話裡的動物、植物能說話,能大笑。本句“揮動手掌”、“招呼”、“歡迎”等人類才有的動作,用來修飾薺菜,顯然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2.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本題中“好事做了一火車”著意誇大雷鋒好事做得多,因此是誇張的修辭手法。

  3.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三個或三個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手法。本句中“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場跑,捉幾回迷藏”運用了3個以上結構相同的句式,因此是排比的修辭手法。

  4.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換言之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本句中“彷彿”屬於喻詞,將“醉人的綠”比喻成“極大的荷葉鋪著”。

  5.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讀者或聽者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本題中用含“不”的疑問句反問別人已經知道的結果,即“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一定會使人感到親切、舒服”。因此原句是反問句。

  6.擬人。睡覺、起床都是人類所特有的動作,在這裡用來修飾蒲公英,很顯然是擬人。

  7.誇張。風能把女人吹走,極力說明女人身子單薄,因此是誇張。

  8.設問:常用於表示強調作用。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本題現提出問題“不同的植物為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然後緊跟“原來”一詞闡述問題的原因:“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係。”句中有問有答,因此是設問。

  9.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手法。本句中前後兩句話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思相關,因此是對偶。

  10.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手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本句中用“紅領巾”借代學生,學生是本體,紅領巾是借體。

  11.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手法。“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句中前後兩句話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思相關,因此是對偶。

  12.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讀者或聽者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本句只問不答,用“難道”一詞反問,說明“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的”是真理。

  13.擬人。眨眼睛是人的動作,這裡修飾星星,因此是擬人。

  14.設問:常用於表示強調作用。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本題現提出問題“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我們的宗旨是什麼?”然後敘述問題的答案:“是為人民服務”句中自問自答,因此是設問。

  15.反問。用“怎能”一詞發問,表達出“我們不能不管”的意思。

  參考答案:

  1.擬人  2.誇張  3.排比  4.比喻  5.反問

  6.擬人  7.誇張  8.設問   9. 對偶  10.借代

  11.對偶  12.反問  13.擬人  14.設問  15.反問

  易錯提示:對修辭手法的定義掌握不牢容易出錯,設問句和反問句容易混淆。設問是有問有答,例如14題;反問是對已知實事的提問,句子中通常有“難道”“怎能”等詞語,例如12題。二者在做題過程中角容易混淆,出現錯誤。
 

  二、選擇正確的答案,把序號填在括號裡。

  1.下面的句子都運用了修辭手法,按句子順序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小秧苗整整齊齊排著隊,向春風老師點點頭,鞠個躬。

  ***2***彎彎的月亮猶如一隻小船。

  ***3***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4***黃河掀起了萬丈巨浪。

  A.比喻 擬人 排比 誇張   B.擬人 比喻 誇張 排比

  C.誇張 比喻 排比 擬人   D.擬人 比喻 排比 誇張

  2.下面句子沒有運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他病好以後,像過去一樣,天天練長跑。

  B.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C.少年時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曲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D.細雨煙似的被秋風扭著卷著,不分方向地亂飛。

  3.下面的比喻句中,比喻最貼切的一項是***  ***

  A.這個老單身漢像木條一樣瘦削。

  B.一輪滿月正在荒野上莊嚴地徐徐升起,像一個赤紅的大金盤。

  C.這個姑娘的眼睛又黑又亮,像經常戴的黑色眼鏡。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4.下列句子中,修辭手法不同類的一項是***   ***

  A.她眉眼下的一灣秋水閃耀著火一般的激情。

  B.天幕上,群星靜靜地俯瞰著黑魆魆的地面。

  C.在大熊星座中,突然飄灑出一縷彩虹般的神奇光帶。

  D.夜空像無邊無際的大海,顯得廣闊、安詳而又神祕。

  5.對下列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的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這一池秋水猶如一面明鏡。***比喻***

  B.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對偶***

  C.誰乘“神五”遊太空?唯有英雄楊利偉。***反問***

  D.索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擬人***

  6.為了增強效果,廣告詞往往也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請選出對下列廣告詞修辭手法辨別正確的一項***  ***

  ①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②牛奶香濃,絲般感受。

  ③新版面福瑞卡,伴您暢遊天下。

  ④神仙飲瓊漿玉液長生不老,百姓喝蓮塘高粱歡樂健康。

  A.①反問   ②對偶   ③誇張   ④對比

  B.①雙關   ②對比   ③擬人   ④對偶

  C.①反問   ②比喻   ③誇張   ④對比

  D.①雙關   ②比喻   ③擬人   ④對偶

  7.對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你就是調盡五顏六色,又怎能畫得出祖國的面貌呢?***運用誇張,意在說明多調一些顏色,祖國的面貌就可以畫出來***

  B.奮鬥,是改變現實的槓桿,是億萬人民共攀社會主義建設髙峰的堅實階梯。***運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變得更加嚴謹***

  C.聞一多先生的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一群群小螞蟻整齊地排著隊。***運用比喻,體現出聞一多先生寫字十分認真,書寫十分工整***

  D.你們是早晨初升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運用擬人,表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朝氣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