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何認為顏回最賢

  顏回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說過賢哉回也,在眾多弟子中,為什麼孔子認為顏回是最賢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子路、子貢和顏回,跟著孔子北遊農山。孔子面對美景,忽然心起憂思地嘆了口氣,說:“在這種美好的地方,心中想的事,大概都能心想事成吧!你們三個,何不說說自己的心願,讓我聽聽看。”子路第一個回答:“在那種旌旗遮天、戰鼓動地的戰場上,如果能讓我帶領一支軍隊,一定能擊敗強敵,為國家開拓千里的土地。怎麼樣?子貢和顏回,都覺得這樣很過癮吧?”孔子說:“真是個勇士!”子貢接著說:“我希望能遇上齊、楚這類的兩個大國交戰,正當兩軍列好陣勢、一觸即發的緊張時刻,我一身白衣白帽,穿梭在兩國君王之間,以我的口才為他們分析利弊得失,讓他們盡釋前嫌,如何?你們兩個,也覺得我的心意比子路的更有意思吧?”

  孔子說:“真是個辯士!”顏回退在一旁不說話,孔子說:“顏回你來說說看,難不成你沒什麼想法?”顏回說:“他們兩人,一文一武,都說光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孔子說:“沒關係,你還是說說自已的想法。”顏回說:“我聽說:芳香的和腥臭的東西,不會放在一起,堯和桀不會同在一個國家,是因為他們的本質完全不同。我只希望能遇上像堯那樣聖明的天子來輔佐,以禮樂倫常來教化百姓,使整個天下不必修城牆,不用挖城溝,武器刀劍都拿來溶成農具,牛馬自在地放牧在野外,永遠消解戰爭的威脅,家家戶戶也不用擔心生離死別。這樣的話.子路沒機會施展他的勇力,子貢也無辦法表現自己的口才了。”孔子聽了,鄭重的說:“說得真好,是個仁者。”路問道:“請問老師,您會選我們中間的哪一個呢?”孔子說:“我喜歡那種不耗費財用、不傷害人民、不用喋喋不休說個不停的方式……那大概是顏回的吧。”

  顏回之樂是什麼

  顏回是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之首,孔子對其經常是大加讚賞,無論如何這個人肯定不是一個傻子,但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顏回卻是有點傻氣與愚笨的嫌疑,甚至連孔子也曾經產生懷疑。顏回之所以被那麼多人推崇備至,是一定有其長處的,有人說看一個人的品質只需要看其喜歡什麼就可以了,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顏回到底喜歡什麼。

  顏回一生都沒有做過官,其一生可以說都在孔子的身邊度過的,一生之中從十三歲入學,到38歲離開孔子自己辦學,可以說兩個人在一起長達25年,可以說彼此是非常瞭解的,孔子評價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人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顏回的物質條件是這樣的貧瘠,可以說甚至是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顏回還在樂什麼呢?個人認為顏回是樂在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顏回喜歡什麼呢?我覺得顏回是喜歡追隨孔子,因為追隨孔子可以讓其每天都可以有所收穫。史書記載,顏回入學六年的時候學業已經基本完成,那麼再追隨著老師還有什麼意義呢?但是孔子的思想體系是博大精深的,顏回是完全意識到這一點的,顏回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意思就是說孔子的學問是博大精深的,自己越是研究就越是著迷,越是覺得不能追上自己的老師。可見顏回對孔子思想體系的痴迷程度。

  一個人總是要有一個喜好的,顏回喜好的就是研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像是現在的很多人痴迷於網路遊戲一樣,即使是不吃不喝甚至不睡,只要是能夠遊戲就好。我想顏回肯定也像痴迷網路遊戲的人一樣痴迷上了孔子的思想,所以顏回之樂就是能夠研究儒家的思想,就是可以追隨自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