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評價晉文公譎而不正

  “譎”的意思是詐,欺。晉文公這麼一個得民心基本沒有什麼黑點的人,為什麼會被孔子這樣評價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重耳一開始只是晉國的一個皇子,安靜的學習讀書交友。但是皇宮這個地方豈能容得下你這種身份的人,驪姬為奪皇位,設計陷害其他皇子。當然他們的父親也是相信了,畢竟枕邊風的威力巨大。在自己的弟弟選擇反抗的時候,他選擇“不與父戰”,並且和自己的舅舅逃到了母親的國家。這時候的重耳真的是完美的詮釋了“我打不起我還躲不起”的真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也是沒有什麼野心的人。

  在翟國的日子非常舒適,特別是在自己有了老婆之後。身為一名皇族能有這樣安靜的小日子,對於當時沒有野心的晉文公來說真的是非常完美啊。甚至是在自己的父親死了,別人請他回去繼承王位,他以沒有給父親守孝為理由給拒絕了。人家沒辦法,只好讓他的弟弟繼承。聯絡到後面的重耳登基之後的所作所為,我覺得他這會兒的表現難道是在等一個時機?

  弟弟一當上皇帝,就毫不猶豫的殺了兩個請他回來的大臣,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的哥哥,畢竟想要高枕無憂,就必須斬草除根。而此時的重耳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家庭美滿,生活和樂,並且已經在翟國過了十二年。

  在得知自己的弟弟要殺自己的時候,不得已,他又開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也正是這個契機使他最終奪回了晉國的王位。

  至於孔子對他的評價,是因為他有過一次以臣子的身份來召請周天子的事件。在孔子的眼裡,這是嚴重不合理法的。即使你之前的種種表現都顯示你孝順並且有能力,但是這個行為就能顯示出你的野心。而周天子之所以答應也是因為忌憚當時晉國的實力。

  孔子為什麼叫孔子

  在古代雖然“子”的用途很廣,但是卻有著很嚴格的要求。一般只有兩種人才能用,一種屬於威望特別高的,在社會中具有很高公信力的人,比如老師;第二種人就是屬於有道德的貴族使用,如西門子。

  而孔子大家都知道是屬於前者,他是一位私學教育家,底下有三千學生,其中不乏有威望的人。孔子在當時的教育界很有名,而且古人本就是對禮儀很是注重,所以用子來表示對其的尊稱,不僅孔子,還有老子,孟子,韓非子等人均用了子這個稱呼。

  二說起孔子,人們還會好奇子姓是什麼意思。這要追溯到他的祖籍了,孔子的祖籍是河南商丘,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後代,先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所以本姓就是“子”。孔子的七祖先也都是姓子,但是到了六祖時候,逃亡到了魯國,為了躲避戰亂於是改姓為了孔子,也就是現在的孔氏。

  說了這麼多,可以看出孔子的來歷了吧,其實孔子的來歷也沒有那麼多的歷史典故,只是古人對於稱呼上的不同而已,我們現在就以先生,或者女生相稱以此來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