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的中元節祭祀習俗

  

  在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清明、中元、冬至***之中,清明節祭祖掃墓之俗,是全國較為盛行的。而在贛南客家地區,特別是農村,則把中元節看得較重,影響也更廣,祭祀儀式也最隆重。

  中元節是農曆的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祭祀的儀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祖先***一般上至三代***的遙祭;另一種較為隆重些,是對前一年或當年去世的家人的墳前祭拜。

  遙祭儀式較簡單,但也有講究。每到七月半,各家各戶都比較忙,上午一般要寫好包皮***即包裹冥衣信錢的,有固定寫法的草紙***,宰殺鴨子,且要把鴨血沾於包皮中先人的名字上***相傳這是讓鴨子帶路,遊過奈河,把冥衣信錢送到先人面前***,但切忌把鴨血沾在陽人的名字上,否則是有血光之災的。下午則要把芭蕉米餜包好、蒸熟。據說,中元吃芭蕉米餜是因為撕去的芭蕉葉可以讓先人在陰間有更多的衣服穿。中元祭祖最講究的就是包皮的寫法了。一般農村都是請村上有學問、懂風俗的老人代寫。

  祭祀一般在七月十五的黃昏時分,準備好冥衣信錢、香燭鞭炮、牲酒茶飯、芭蕉米餜等,於門前空地上,對著先人墓葬的方向,點香燭,燒信錢,放鞭炮,作揖祭拜,遙想親人。祭祀之人一般是家中子孫,女人是不靠邊的。

  相比之下,墳前祭祀則隆重多了。祭祀之前先“掛衣”,七月初一至十五,各地親朋都會帶上草紙、香燭、信衣、粉幹、鴨子上門,表達哀思。但“掛衣”必須“滿七”方可,當年去世的,只有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行,如果不滿,則推至明年的中元。死者的大女兒必須掛頭衣***即七月初一這一天上門***,小女兒則掛尾衣***即七月十五這一天上門***。相比之下,大女兒的“衣”就要“隆重”些,除了上述東西外,還要有一些紙糊的丫頭,從頭到腳穿戴用品以及生活日用品等。小女兒的“衣”則可簡單些。死者的子孫需共同制一篾篔,到了七月十五的黃昏,把親朋奉送之物一起挑著,去墳前焚燒,燒香作揖,磕拜之禮必不可少。

  中元祭祖是為了寄託我們的哀思,緬懷先人的功績,以勉勵後人。作為一種風俗,流傳下來的有些禮儀,自然跟封建迷信有關,但在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改革開放年代,我們要在形式上簡化與遵循,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去認識,以表達客家人對祖先的深深懷念。

  ===================================================

  不能不知道的事 中元節禁忌

  忌亂拍他人肩頭

  這項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生理期的禁忌.

  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無根據,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間真的會因為身體狀況導致自身磁場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忌半夜晾衣服

  溼衣服容易讓遊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裡,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忌披頭散髮睡覺

  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遊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忌半夜慶生

  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