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的中元節飲食習俗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道教盛行後,附會傳統,創立了天、地、水三宮神祗。據說天宮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宮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宮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萬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傳統中國一直以農耕為本,在大量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先人們發現萬物之間存在著某種因果關係:一個果實的成熟,最終離不開種子的恩惠,所以,果實對種子,後人對先人,必須常懷一份感恩之情。中元節就是這樣的一個節日,它表達的就是感恩。看看中國各地中元節的飲食習俗有哪些?

  廣東:蓮藕煲鴨

  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吃瀨粉這個習俗幾乎整個東莞通用,而根據不同片區的環境習慣的差異,吃瀨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像常平,他們喜歡用山地熬湯,隨之黑黝的湯底便是當地瀨粉的最大特色。除此之外,蓮藕煲鴨還有季節性的原因。立秋過後,又是鴨子肥美、蓮藕盛市的季節,而鵝要到中秋過後才好吃,因此蓮藕煲鴨這道美饌作為中元節的一道風景也是食出有因的。另外,還要拿鴨血來祭拜。

  河北:河北蒸麵羊

  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的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成為“送羊”。清河縣7月15上墳祭掃,以蒸麵羊送女兒。

  山西:蒸麵

  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麵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麵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

  廣西:美味鴨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浙江:餃餅

  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包子

  吉安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

  山東:米飯

  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