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儒學的人格境界論
儒家學問是生命的學問,其精髓是做人的道理,並將這些道理身體力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儒學是為己之學,而不是為人之學。也就是說,儒者的修養,主要是靠自我覺悟,自我挺立,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擺擺樣子,做給別人看的。儒者的身教與言教,如果說可以影響別人,那也不是強加式的,而是引導式的,感通式的。儒者提示、啟悟與他生活在一起的學生或周圍的人,領略、覺識自己生活的目的、意義、價值。儒家教育的目的是成就人格,其向度一是提升境界,二是做修養工夫。所謂人格境界論,就是儒家哲學的形上學,或者叫境界形上學。儒家的境界形上學彰顯了人的終極性,但與生活世界並不隔絕,可以下貫到日常生活中去。反過來說,儒家思想並非如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所說,只是俗世倫理,它的性與天道的思想含有深刻的哲學形上學的內涵,其日用倫常亦可以提升到形而上的境界層面。形上與形下,境界與工夫,高明與中庸、神聖與凡俗是相互貫通的。儒家的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有著現實的意義和價值。
一、 孔子論君子、聖人、仁人與成人
在儒學的話語系統中,說到人格,是不討論自然人,而只討論道德人的。儒家不排斥功利,但批評僅僅以個人功利作為生活的總目標的人,並稱之為小人。君子與小人之辨,是人格與非人格的區分。道德人當然首先是自然人,道德人並非不講功利(在一定的時空場合反而更講族群、整體的功利),但人格境界是從價值上說的。孔子所提示的人格,是君子人格,其最高的境界是“ 聖”即“聖人”的境界,次高的境界是賢人的境界,然後是君子的境界。孔子繼承先哲所提倡的道義原則、仁愛忠恕原則、仁、義、禮、智、信等價值理想,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中國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據。這些價值理想通過孔子自己踐仁的生命與生活顯示了出來。
再說聖人。歷史上被尊奉為聖或聖人的,都是後死者對前人的追封。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有操守的君子是現實人,而聖人則是理想人。郭店楚簡《五行》指出,“聖”德,聖與仁、義、禮、智五德之所和,屬於天之道的境界,仁、義、禮、智四德之所和,屬於人之道的範疇。又說:“聞君子道,聰也。聞而知之,聖也。聖人知天道也。”***2***按,這裡“聞君子道”的“君子”,實指聖人。現實的人們與理想的聖人有時空的阻隔,二者相接,是通過耳的聽聞,氣的感應,心的溝通。聖字(繁體)從耳,此不僅凸現聖人的聽德,指能夠容受逆耳之言(耳順),而且表示人們與聖人相感通的路徑――接受音樂、樂教的薰陶,通過耳聞,進入心靈。聽是天賦的能力,胎兒在娘肚子裡就有聽覺。
關於仁人。孔子思想的核心範疇是“仁”。“仁”字的內涵有層次的區別,高一層次的“仁”可以統攝與“義”、“禮”、“智”、“信”並列的低一層次的“仁”。就前者而言,《中庸》引述孔子的話說:“仁者,人也。”在儒家看來,“仁”和“仁人”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高標準,是最高的道德原則。孔子從不輕許人(包括他自己)為“仁”:“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在特定的語境中,孔子視“聖”與“仁”為同一境界。他答子張之問,指出令尹子文只能算是“忠”,陳文子只能算是“清”,尚未達到“仁”之境(見《論語·公冶長》)。對於他的學生,如子路、冉有、公西華,他肯定其才,但未期許為“仁”(同上),評價他最稱道的顏回亦只到這種程度:“其心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對於政治家,他只肯定管仲“如其仁”(《論語·憲問》)。他對管仲之違禮有嚴厲的批評,但承認管仲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避免了生靈塗炭,在這個意義上接近了“仁”,然並不許管子為仁人。有的論者批評孔子,既提倡“仁”,又說這個人沒有達到“仁”,那個人沒有達到“仁”,那麼“仁”有什麼普遍性和現實性呢?產生這種誤解,是不懂得“仁”在孔子那裡,是有層次區別的。以上所引,是與“聖”等值等價的“仁”。至於“仁”的原則的普遍性和實踐“仁”的現實性,如:“樊遲問
仁,子曰:‘愛人’”;“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等等,都是顯例,茲不贅述。
“
仁”與“聖”有什麼區別與聯絡呢?仁者的境界以“聖”(聖人、聖王)為最高。“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孔子的意思是,廣泛地給百姓以好處,幫助大家,使他們生活得更好,讓他們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挺立自己的生命,這已經達到了聖人的境界了,堯舜恐怕還做不到呢。有的論者不解“立人達人”之意,以為是外在性地施予。孔子強調“為仁由己”,強調儒家的學問是“為己之學”,因此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是外在強加似地使別人立或達起來,而是創造一種氣氛或環境,讓人家自己站立起來,通達起來。我們不能代他人立、為他人達。我們想要通過自己挺立生命、通達人間,也要尊重別人,讓他自己去挺立生命,通達人間。就這一點來說,堯舜都還沒有做到。(3)郭店楚簡《尊德義》:“民可使道(導)之,而不可使知(智)之。民可道(導)也,而不可強也。
”(4)由此可以印證孔子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也是強調對民眾的引導而不是強迫。龐樸認為,“不可使智之”,是不可強加於人,再好的主張,也只能在人民的理解中慢慢推行。(5)這與孔子的外王學主張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就人格境界而言,仁與聖是統一的,聖是仁之極至的境界,仁是聖的內在精神,聖通過仁而下貫。
所謂“成人”,顧名思義是指完美的人。“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這是說,智慧像臧武仲,清廉像孟公綽,勇敢如卞莊子,多才多藝如冉求,再以禮樂來成就他的文采,也可以說是全人了。朱熹注:“成人,猶言全人。……言兼此四子之長,則知足以窮理,廉足以養心,勇足以力行,藝足以泛應,而又節之以禮,和之以樂,使德成於內,而文見乎外。則材全德備,渾然不見一善成名之跡;中正和樂,粹然無復偏倚駁雜之蔽,而其為人也成矣。”(《論語集註》卷七)“成人”是德才技藝兼備、全面發展的人。這是不是至善至美的聖人呢?按朱子的理解,孔子這裡的一個“亦”字是大有文章的。此不是指極至之境,只是對子路因材施教,應機說法,就子路所可達到的人格目標加以點醒。上引文字本身也可以證明。孔子並不把“成人”等同於至上境界的聖人,相反,他提醒子路注意,“成人”是在現實性上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賢人人格。由此,孔子把“成人”的標準修訂為三條:“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是“約”的借字,指窮困的意思。由程子和朱子的解釋,可知理想的“成人”,再進一步成為集大成者,近乎完美無缺的聖人;而現實的“成人”指並不純全完備者,例如“有忠信而不及於禮樂者”(同上 )。
我把後者視為“賢人”。從《論語》中不難看出,“賢人”是富於道德或者才能的人,是人們在現實上可以“見”得到的人格榜樣。所謂“見賢思齊”就是這個意思。孔子表彰顏回與柳下惠,許之為“賢”,可知他們即是“聖”的標準之下的“成人”。前面我巳說過,聖人是“見”不到的人格典範,人們只能通過“耳”接受傳聞、詩歌、樂教來體認。而賢人則不同,是可以“見”得到的人格典範。郭店楚簡《五行》:“見賢人,明也。見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6***人們可以通過“目”直接接觸賢人的德行,並以此為榜樣。當然,人們對於聖人,可以聽而不聞,對於賢人,可以視而不見,關鍵就是人的心靈能否感應,是否有覺識、覺解。綜上所述,孔子的人格境界論本是在因材施教中的方便說法,意在啟迪不同談話物件的覺悟,其內涵十分豐富。如果以化約論的方式表達,約略相當於:
理想的至上境界:聖人(超越於賢人人格的、理想的仁人與成人)――天道層
現實的理想境界:賢人(超越於君子人格的、現實的仁人與成人)――人道層
現實的道德境界:君子(超越於自然人的道德人)―――――――――人道層
但是聖人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我們可以通過賢人體驗、仿效聖德。凡聖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之鴻溝。儒家傳統中的“人皆可以為堯舜”、“途之人皆可以為禹”,是就凡人也具有聖賢的潛能來說的。只要有覺識覺解,只要有一點仁心,當下即可達到君子、賢人、聖人的境界。故孟子啟導人皆具有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端”之心,或所謂“不忍人”之心,讓人們以“推恩”的方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擴而充之,足以養育父母妻兒,並且有益於社會,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其實是十分平實的道理。
二、 子思、孟子的理想人格論
近幾十年出土的簡帛資料,尤其是馬王堆漢墓、郭店楚墓出土資料表明,“思孟”學派確實曾經存在過。子思學派“四行”“五行”“德聖”學說對於“聖”和聖賢人格的推崇,與孔子接近,本文前節已經涉及。《中庸》的祖本與子思有關,這一點在宋代以前沒有人懷疑,現已為學界多人所認同,故本文把《中庸》的材料放在《孟子》之前。問題是,《中庸》以“誠”作為中心範疇和最高境界,那麼,“誠”與“聖”是什麼關係呢?
鄙人以為,“誠”就是“聖”,二者同屬天道。《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是天道,是聖人之天性本然。對於聖人來說,真實無妄,由仁義行,均出乎自然,不用勉力下功夫而符合中道,不用思慮而有所得,從容達到中道。賢人和君子則是所謂“誠之者”,他們需要在後天努力追求,用功擇善,堅守不渝。因此,君子需要通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求誠功夫,反覆實踐,知行合一。“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由至誠而有明德,是聖人的自然天性;由明德而到至誠,是賢人經過後天學習才能達到的。所以,前者為“性”,後者為“教”。由誠而明,是天道
- 孔孟儒學的人格境界論
- 英語四級考試作文參考題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
-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提高卷
- 微信傷感朋友圈說說
- 女人夢到蛇是什麼意思周公解夢
- 陳式太極拳內功技擊法的功法
- 組織建設學校批覆
- 秋季消防安全知識
- 電腦頻繁掉線的處理方法步驟
- 小學作文我會做家務事
- 家紡行業的經典宣傳詞
- 經典葷段子大全:老司機已經***
- 二年級簡單語文手抄報
- 課堂達優四年級數學下冊試卷
- 交通安全記心中演講稿
- 高中英語考試作文萬能句
- 電腦重啟之後提示行動硬碟引數錯誤怎麼處理
- 電腦用網線連不上網路的解決方法
- 血糖高患者不宜吃有哪些食物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