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貴妃楊玉環的趣聞
楊貴妃楊玉環投懷唐明皇其實並不心甘情願,何出此言?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白居易在他的《長恨歌》撒了個彌天大謊:“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眾所周知,《長恨歌》是寫楊玉環的,而楊玉環明明是被唐明皇從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床上搶來的,卻怎麼成了“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了呢?對此,我們今人不能對古人過多地指責,白居易當時所處的時代,他大概不得不為貴者諱,故意掩蓋了唐明皇扒灰***的醜行。
那麼,楊玉環從壽王妃變身楊貴妃,從風華正茂的丈夫李瑁身邊投到年過半百的公公的懷抱,她甘心情願嗎?也許楊玉環起初離開壽王李瑁進宮時,心中可能有些不情願。但是,楊玉環後來的也並非像息夫人那樣整天愁眉苦臉、哭哭啼啼。作為唐代的女子,楊玉環不必像《紅樓夢》中的秦可卿一樣整天揹著精神上的包袱,因為在唐代,對於“***”這等事並不是太在乎。而且,當時的唐玄宗李隆基,也不是有些人想像中的糟老頭子,五十多歲的他還是相當有魅力的。
說起唐明皇李隆基,年輕時就是個俊美英武的美少年,現在雖然老了,但 “身體唄棒,吃嘛嘛香”,渾身上下依然充滿活力。唐朝皇帝多數都五十來歲就要掛,而李隆基一直活到七十多歲,和他兒子唐肅宗差不多一塊上路去陰間,可見身體不是一般地好。而且,唐明皇多才多藝,他酷愛音樂、舞蹈等藝術,曾廣納樂工、優伶等數百人,像李龜年、雷海青、黃幡綽、公孫大娘、李仙鶴等當時知名的“藝術家”都聚在他身邊,可謂是星光燦爛。李隆基本人的音樂素養也極高,甚至遠高於某些專業的樂工,《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散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正之。”他居然能指正樂工們的錯誤,水平決不會太低。著名樂師李龜年以善擊羯鼓聞名天下,他曾誇口說:“臣苦練技藝,單是鼓杖,我就打折了五十隻。”玄宗聽了哂笑道:“這算什麼?我把鼓杖打折了三櫃。”所以,同樣喜歡音律、歌舞的楊玉環,肯定也會為玄宗的風采所傾倒。有人在網上諮詢過一些美眉,她們都表示讓自己選的話,玄宗的吸引力要大於嘴上沒毛的壽王李瑁。並覺得李隆基的魅力恐怕絲毫不弱於電影《偷天陷井》中雖年過花甲卻依然風度翩翩的肖恩·康納利。當然,比起這些來,更能打動楊玉環之心的是那出格的嬌寵和隨之而來的潑天富貴。一國之君的李隆基,以大唐的雄厚國力來滿足一個小女人的虛榮心,簡直是綽綽有餘。一時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楊玉環有姐三人,皆有才貌,李隆基都毫不吝嗇地封為“國夫人”之號:大姨封韓國夫人;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姨封秦國夫人。這姐妹仨隨意出入禁宮,勢傾天下,據說連玄宗妹妹玉真公主都要給她們讓座位。當然,據說唐玄宗和這姐妹幾個也有非同一般的關係,也是,唐玄宗既然兒媳婦都敢搶,泡上這幾個大小姨子更是不在話下。對此,晚唐詩人張祜曾寫詩諷刺道:“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
楊家這時自然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被封為一品太尉、齊國公;母親封涼國夫人;叔叔玄珪封光祿卿。堂兄楊銛、楊錡等都做大官,楊釗後來當上了宰相。楊家人的府第修得富麗堂皇,耗資千萬,修成後,如果發現別人家有比自己的宅院更闊氣的,馬上毀了重新再蓋,一定要強過其他人的才罷休。虢國夫人因為和皇帝有一腿,更是驕橫,誰家房子好,搶過來就住,倒是更省事。正如後來元稹《連昌宮詞》中所寫的:“平明大駕發行宮,萬人歌舞塗路中。百官隊仗避岐薛,楊氏諸姨車斗風。”當時楊家的威風可著實非同一般,據說有一次,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楊家人夜遊時,因與廣平公主的隨從爭道發生了衝突,楊家的奴才居然揮鞭將公主打下馬來,駙馬程昌裔上去保護,也捱了好幾鞭子。楊家的奴才居然連公主都打,可見已驕橫到何等地步。所以《舊唐書》曰:“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由此也可以看到,楊貴妃本人在政治上的素質不高,她不懂得像長孫皇后一樣勸誡皇帝,不要使自己的親戚榮寵太過。正是這些外戚們的胡作非為,給楊貴妃後來的悲劇埋下了種子。《紅樓夢》中薛寶釵說過一句氣話:“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正是說明,楊國忠等人才是真正敗壞國家的人。楊貴妃之死,和楊國忠等人干係甚大,假設沒有他們,兵變時也不一定非要殺楊貴妃才罷休。
對待楊家人尚且如此,對楊貴妃本人的嬌寵就更不用說了,楊貴妃乘馬時,高力士親為執轡拿鞭,大家不要以為這有什麼?高力士身為太監,本來就是侍侯人的嘛。要知道當時高力士地位極高,諸王公主都稱高力士為阿翁。一般人別說讓他侍侯,想侍侯他都不夠資格。女人們都喜歡漂亮衣服,於是宮中專門給楊貴妃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多人,給貴妃雕刻熔造諸般金玉寶器的,又達數百人。不單宮中,外邊的地方官們,也爭先恐後地巴結貴妃,他們各顯神通,召集能工巧匠作"奇器異服",獻給楊貴妃,以求得升官。“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遠在南國的荔枝,也有辦法弄來新鮮的。只要楊貴妃高興,唐玄宗總會想方設法地滿足她,曾經打造過開元盛世的李隆基,現在把心思都花在她這樣一個小女人身上,當然哄得她心花怒放,樂不思壽王瑁。
對於楊貴妃來說,幾乎一切都有了,珍瑳美味、華服綾羅、金銀珠寶在她的眼中早已經不稀罕。就算是驛馬賓士,不遠千里送來的鮮荔枝恐怕也無法讓她再有第一次品嚐時的驚喜。於是李隆基又有了新花樣,不但專寵於她,另外還稱呼她為“娘子”,讓她稱自己為“三郎”,來模擬做一對民間夫妻。這就是所謂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對此《長恨歌傳》中說得比較詳細:“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上***李隆基***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好一個動人的浪漫片斷。然而,對於這些,天真無知的楊玉環可能信之不疑,但對於李隆基來說,恐怕只是他讓小美人高興的一種手段罷了。馬嵬之變時他的表現,就足以證明,他愛楊貴妃是有的,但更愛的是他自己,還有那至高無上的權力。相比這兩樣,在他心中的天平上,楊貴妃雖說素有豐滿之稱,但還是輕飄飄地沒有半點份量。
楊玉環簡介:
楊貴妃***開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寶十五載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環,號太真,蒲州永樂***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楊玉環起先嫁給了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之後又進宮成為唐玄宗妃子。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
楊玉環,廣西容縣人***嶺南西道容州人氏***,十歲時其父楊玄琰,在蜀州司戶參軍任上病亡;楊釗***楊國忠***、楊玉環由其叔叔河南府士曹楊玄璬撫養;隨為官的叔叔四處漂泊。十三歲時,李林甫將楊玉環介紹給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
唐天寶間.四門助教許子真《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記載有:“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兒。-------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
《舊唐書.后妃列傳之一》
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於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開元初,武惠妃特承寵遇,故王皇后廢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後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
《新唐書.后妃列傳之一》:
玄宗貴妃楊氏,隋樑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后等。
天寶初,進冊貴妃。追贈父玄琰太尉、齊國公。擢叔玄珪光祿卿,宗兄銛鴻臚卿,錡侍御史,尚太華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見寵遇。而釗亦浸顯。釗,國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為姨,封韓、虢、秦三國,為夫人,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臺省、州縣奉請託,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
它日,妃以譴還銛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餘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明日,諸姨上食,樂作,帝驟賜左右不可貲。由是愈見寵,賜諸姨錢歲百萬為脂粉費。銛以上柱國門列戟,與銛、國忠、諸姨五家第舍聯亙,擬憲宮禁,率一堂費緡千萬。見它第有勝者,輒壞復造,務以環侈相誇詡,土木工不息。帝所得奇珍及貢獻分賜之,使者相銜於道,五家如一。
妃每從遊幸,乘馬則力士授轡策。凡充錦繡官及冶?彖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須索,奇服祕玩,變化若神。四方爭為怪珍入貢,動駭耳目。於是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最,進九章銀青階,擢翼戶部侍郎,天下風靡。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
天寶九載,妃復得譴還外第,國忠謀於吉溫。溫因見帝曰:“婦人過忤當死,然何惜宮中一席廣為鈇釒質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動,輟食,詔中人張韜光賜之。妃因韜光謝帝曰:“妾有罪當萬誅,然膚髮外皆上所賜,今且死,無以報。”引刀斷一繚發奏之,曰:“以此留訣。”帝見駭惋,遽召入,禮遇如初。因又幸秦國及國忠第,賜兩家鉅萬。
......
初,安祿山有邊功,帝寵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於廷。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