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君王母子的趣聞
對於鄭莊公掘地見母,只能說為了君王母子,這些大臣也蠻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一般來說,君王母子之間的事情是人家的家事,不喜歡有臣子在中間摻和,可因為君王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家事也代表著國家的尊嚴和利益。這個時候,就看當臣子的用什麼樣的方式參與其中了。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這麼兩段故事。
這第一個故事講的是鄭莊公母子,鄭莊公的母親叫武姜,鄭莊公出生的時候不太正常,他是腳先出來的。用咱們今天話說,就是難產,所以武姜很不喜歡鄭莊公,反倒是對小兒子叔段十分的寵愛。
可不管是當媽的喜歡還是不喜歡,鄭莊公畢竟是生在前面,所以順理成章的就繼位當了國君。這當媽的心裡就更不平衡了,經常為叔段討好處,她先是希望把制地***今鄭州上街***封給叔段,因為制地地勢比較險要,關係著鄭國的安危,所以鄭莊公沒有同意。可武姜沒有罷休,又讓鄭莊公把京邑***今滎陽***封給叔段,雖然京邑是一個比鄭國都城還要大的地方,可也不好一直不給老孃面子,鄭莊公就答應了。
結果那叔段到了京邑以後就開始搗鬼了,他是招兵買馬修築城牆,並且和武姜密謀要攻擊鄭莊公。有人就把這個情況報告了鄭莊公,鄭莊公無奈的說,如果我老孃非要這麼做,我能有什麼辦法,多行不義必自斃,等著瞧吧!
沒過多久,叔段果然襲擊了都城,武姜也在裡面做內應。可那會鄭莊公早就有準備了,他就發兵迎戰,結果叔段大敗逃到別的國家去了。對於自己的母親,鄭莊公也是忍無可忍了,他就發了個毒誓,不到黃泉之下,我再也不想見她了。那意思就是有生之年都不想見面了。
母親畢竟是母親,過了一年多,鄭莊公就想她了,可自己發過那樣的毒誓,也實在不好意思反悔。這時候有個叫考叔的大臣看出了他的心思,就找了個機會給鄭莊公獻禮,按規矩鄭莊公就賞賜食物給他吃,考叔就向鄭莊公請示,說我家裡的老母親從來沒吃過您賜給的食物,我能不能帶回去孝敬她。這一下子戳到了鄭莊公的淚點,他感慨的說,能孝敬母親真是你的福氣啊,可我已經發過毒誓,想見老孃都不能見了。
考叔一看鄭莊公上道了,就開始給他出主意,您啊,可以這麼辦,找個地方挖一條深一點的地道,一直把泉水挖出來,你們在那裡見面,就不違背誓言了。
鄭莊公聽後連連稱好,就按照他的辦法和母親見面,母子見面之後是抱頭痛哭。從此以後鄭莊公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孝敬母親了。
這第二段故事講的是嬴政母子。嬴政的母親本是呂不韋的小妾,後來送給了他老爹異人當了老婆,等嬴政繼位之後,他母親就成了秦國的太后。那時候太后還比較年輕,再加上和呂不韋之前的關係,所以經常的召當了相國的呂不韋進宮。
這時間一長呂不韋有點害怕了,一則是二人今天的身份已經不一樣了,二則自己當了相國事物也繁忙起來了,所以他就找了了一個叫嫪毐的人,讓他假扮太監進宮伺候太后。嫪毐沒有讓呂不韋失望,他很快就和太后情意綿綿你儂我儂了,後來二人還生了兩個兒子。之後在太后的招呼下,嫪毐也坐上了重要的位置,手下也養了一批門客,勢力是一天大過一天。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嫪毐和太后的事情終於還是被嬴政知道了,他就開始展開了調查。嫪毐不甘心這麼坐以待斃啊,就準備兵變想弄死嬴政,可他還是遜色了那麼一點,結果是兵敗被抓。之後嫪毐被處死,夷滅三族,他和太后生的那兩個兒子也沒有幸免。雖然下了這麼重的殺手,可嬴政心中的怒氣難平,他就下令把太后軟禁在雍城,然後又下了一道命令,哪個敢為太后的事情進諫,一律斬首。
可也奇怪,這操心主人家事的人還真不少,前前後後有二十七個人去進諫了,結果宮門外就多了二十七具屍體。就在大家為之退縮的時候,一個來自齊國的客卿要見嬴政,此人名叫茅焦。嬴政可能也是殺人殺煩了,就派人告訴茅焦,你看看宮外那些屍體再來。茅焦的答覆是,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我是來湊數的。
這口氣可是有點大啊,嬴政就宣茅焦進宮。茅焦進宮之後一看,嬴政手持寶劍滿臉凶相坐在那裡,底下還放著刑具,這是隨時準備殺自己啊。再看茅焦不緊不慢的上前行禮,而後起身說到,我聽說活人不忌諱談死的事情,有國家的人不忌諱談亡國的事情,忌諱說死的人活不長,忌諱談亡國的國家也長不了,聖明的君主都想知道生死存亡的道理,陛下想聽嗎?
這可是要的意思啊,嬴政把眉毛一立,你想說什麼就快點說。
茅焦看激將法成功,心中一喜,就繼續說了起來:
陛下難道還沒有意識到,你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情嗎?你用車裂之刑處死了後爹,把同母異父的弟弟拷打致死,把母親給囚禁起來,還殘殺敢於規勸的臣子,就是夏桀商紂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這事情目前只有少數人知道,這要是時間一長傳到外面去,天下人就都會以為你是個暴君,人心一散,他們就都不會對秦國有好感了,我是替陛下統一天下的大計擔心啊。說完之後,茅焦自己解開衣服就往刑具上趴。
這番話說的嬴政是醍醐灌頂啊,他趕緊走下寶座,親自把茅焦扶起來,先生趕快把衣服穿上,我願意接受您的勸告。而後嬴政親自趕著馬車趕往雍城,把太后接到咸陽,母子二人也和好如初。
哎,這些人也真是不容易,雖然是為了君王的親情和天下著想,可也要想盡心思去把把話說的圓滿,甚至還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鄭莊公簡介:
鄭莊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鄭武公之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鄭國第三任國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鄭莊公一生功業輝煌,在位期間,分別擊敗過周、虢、衛、蔡、陳聯軍及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御燕、侵陳,大勝,伐許、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戰必勝,可謂戰績顯赫,使得鄭國空前強盛,就連當時的大國齊國也跟著鄭國東征西討。同時,鄭莊公又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精權謀、善外交的政治家。其過人的政治才能,也是他在春秋列國紛爭中能小霸中原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簡介: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即嬴政。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軍事家。首次完成中國統一,秦朝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皇帝,在位37年。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創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北擊匈奴,南服百越,修築萬里長城,奠定了今日中國版圖的基本格局,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