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衡是被誰殺的

  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個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薦禰衡表》,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出使劉表,禰衡並不想去。他不想去的原因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我估計有兩個:一是與曹操在態度上進行對抗,以這樣的消極的方式表達不滿;二是徒有其表,嘴皮子好使,沒有實際本事,沒有完成此項任務的能力,沒有必勝的信心,所以不敢去。但是,如果不去就相當於抗旨,是要被處死的。他又不想死掉,所以,只好硬著頭皮子前往。

  到了荊州,禰衡和劉表相處沒多久,就讓劉表對他十分反感。眾所周知,和其他人相比,作為一名地方大員的劉表算是一個性情溫和、脾氣很好的人,很少和人生氣。況且,劉表一開始還特別尊敬他,到後來變得不能相容,可想而知,責任並不在劉表。萬不得已,劉表讓他到自己的部下黃祖那裡去。剛一開始,貴為太守、手握重兵的黃祖也是將他待為上賓,並親自設宴陪他喝酒。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場酒還沒喝完,禰衡的老毛病犯了,又開始辱罵黃祖。黃祖是行伍出身,可沒有曹操那麼好的涵養,也沒有劉表那麼好的脾氣,看到他不知好歹,侮辱自己呆傻無能,勃然大怒,馬上命人將他殺掉了。自詡為天下第一的禰衡,就這樣曇花一現,像流星一樣飛快地隕落了。

  禰衡人物評價

  孔融:“淑質貞亮,英才卓礫。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瞥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潛計,安世默識,以衡準之,誠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仇。任座抗行,史魚厲節,殆無以過也。鷙鳥累伯,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飛辯騁辭,溢氣坌湧,解疑釋結,臨敵有餘。昔賈誼求試屬國,詭系單于;終軍欲以長纓,牽致勁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路粹、嚴象,亦用異才,擢拜臺郎,衡宜與為比。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門之穆穆。鈞天廣樂,必有奇麗之觀;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曹操:“禰衡豎子,孤殺之猶雀鼠耳。顧此人素有虛名,遠近將謂孤不能容之,今送與劉表,視當何如。”

  黃祖:“處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葛洪:“雖言行輕人,寧願榮顯,是以高遊鳳林,不能幽翳蒿萊,然修己駁刺,迷而不覺,故開口見憎,舉足蹈禍。齎如此之伎倆,亦何理容於天下而得其死哉?猶梟鳴狐嚾,從皆不喜,音響不改,易處何益。許下,人物之海也。文舉為之主任,荷之足以至到,於此不安,已可知矣。猶必死之病,俞附越人,所無如何。朽木鉛鋌,班輸歐冶所不能匠也。而復走投荊楚間,終陷極害,此乃衡懵蔽之效也。蓋欲之而不能得,非能得而弗用者矣。於戲才士,可勿戒哉!”

  范曄:“情志既動,篇辭為貴。抽心呈貌,非雕非蔚。殊狀共體,同聲異氣。言觀麗則,永監淫費。”

  劉勰:“孔融氣盛於為筆,禰衡思銳於為文,有偏美焉。”

  李白:“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五嶽起方寸,隱然詎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張元晏:“禰衡垂一噪聲之名,關羽藎萬人之敵。御眾布投膠之德,禮賢懷比飯之恭。智略出群,忠果成性。”

  胡曾:“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