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是被誰毀滅的

  大明宮作為大唐帝國的中心,當大唐帝國風雨飄搖的時候,也就預示了它即將要毀滅的命運。在亂軍、流民之中,大明宮再也無法保持自己的高貴,終於被毀之一炬。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大明宮為什麼會毀滅

  公元875年,年僅14歲的李儼繼位,認宦官田令孜為阿父,這就是唐僖宗。同年,山東人黃巢起義,數十萬農民軍開始在大唐土地上來回馳騁。公元880年,當黃巢的起義軍向長安挺近的時候,唐僖宗正主持一場聳人聽聞的賭局,讓四個高階官員用擊馬球的方式來決定任職的地方,獲勝者有權選擇最為富庶之地。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擊球賭三川”事件。不久,唐僖宗就走上了逃亡之路,成為大唐開國以來第四位逃離京城的皇帝。

  長安城一片大亂,軍士及百姓爭先恐後闖入皇家府庫盜取金帛。大明宮又一次陷入血雨腥風當中。黃巢年輕時曾來過長安,屢次應試不中之後,寫下了:“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對於黃巢而言,長安就是理想的彼岸,這個彼岸的焦點就是大明宮。12月13日,黃巢在含元殿稱帝。只是,這黃金甲給長安城帶來的不是希望,而是無比巨大的災難。農民軍大肆搶劫,洗劫了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

  

  公元883年4月,當黃巢退出長安時,《舊唐書記載》,官軍湧入城內,“爭貨相攻,縱火焚燒,宮室裡坊,十焚六七。”公元885年,遊牧民族的沙陀軍又入長安。大明宮在這次戰亂中破壞慘重,含元殿、麟德殿均被焚燬。公元885年3月,唐僖宗重返長安。然而,大明宮已經破毀不堪,荊棘滿城、孤兔縱橫......屢遭蹂躪的大明宮再也無法居住,僖宗只能遷入太極宮。從建成之日算起,222年之後,大明宮結束了大唐權利中樞的歷史使命。公元896年,一個節度使攻入長安,大明宮又遭焚燬。公元901年,節度使與宦官爭權,大明宮被燒,幾成廢墟。公元904年,節度使朱溫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一同遷移的還有長安的居民。朱溫下令毀掉長安的民房和宮殿,大明宮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至此徹底淪為廢墟。作為唐王朝的中樞,大明宮的命運和唐王朝的命運是緊緊相連的,當大明宮變成廢墟的時候,唐帝國也接近了滅亡的尾聲。

  唐末的叛軍都喜歡和大明宮過不去,因為它代表著李唐的尊嚴和輝煌,彷彿毀了大明宮,就能真正的毀掉大唐,毀掉那個盛世大國。大明宮最終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焚燒中,徹底毀滅,就像大唐帝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