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讀後感

  費奧多羅夫創作的《童年的發現》,那讀者有何感受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這幾天,不知怎麼的,上午九點左右學校附近總起大霧。“叮鈴鈴……”刺耳的上課鈴聲響了,是數學課。老師的洞察能力比較強,很快就發現我們有些心不在焉,沒有上課的意思。我開始向外瞟著,不時看看老師,嘴上嘀咕著。霧愈來愈重,順著風向西北方向瀰漫著。很快它就籠罩了整個學校。教室的門開著,霧“呼呼”的往裡灌,翻滾著湧進教室,卻聚變成一小股水汽散降於地面。窗外僅僅距離十米的中教樓已經看不出一絲痕跡了。終於下課了,我們可以在霧中盡情歡樂了!霧可真大呀!能見度大約只有三四米。我環顧四周,彷彿到了洶湧澎湃的大海中,翻騰的霧距我那麼近。我奔跑起來,霧“撲撲”的打在臉上,這時便覺得涼嗖嗖的,像把冰渣敷在臉上一般。在霧中我有些茫然,我這是到哪兒了?鈴聲又一次響起,我循著鈴聲回到了教室。霧終究是霧,在我們痛快的玩了一把後,它,悄然走了。

  篇二

  今天,我們學習了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在童年時的一項科學發現,重點敘述了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作者那種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他那驚人的想象力讀後我很受啟發。他之所以在童年就會有這個發現,主要是因為:第一,敢於提問;第二,反覆思考;第三,大膽想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要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大膽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勤奮鑽研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世界對於我們來說是充滿神祕的。小時候,我對什麼都感到好奇,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還經常跟在爸爸、媽媽身後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人是從哪裡來的?火箭怎麼能升上天空?什麼是***?為什麼一年要分春夏秋冬?這些問題常常使爸爸、媽媽都目瞪口呆,他們被我問住了答不上來時顯得很狼狽,有時就胡亂編個答案搪塞過去,我也就似懂非懂地相信了他們。

  通過學習《童年的發現》,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科學是一項嚴謹的事業,來不得半點馬虎和虛假。曾經聽說,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可我曾看過著名生物學博士曹虎的一篇文章《人類是從哪裡來的》,才知道人類的遠祖到底是森林古猿還是海猿,至今還是一個謎呢!我想,長大後,我一定接過這根科學的魔棒,象費奧多羅夫那樣弄清究竟誰是我們的老祖先。

  拓展閱讀:童年的發現作文

  那時我還不滿九歲,知道火一旦沒了空氣就會熄滅,為什麼會熄滅呢?我絞盡腦汁思考,但沒想出來,我只好用實驗來弄明白。我找來一個鐵箱子和一隻蠟燭,一個透明膠帶。準備就緒了,我先點燃蠟燭,放在鐵箱中間,用膠帶封住鐵箱的進風口,這樣就可以了。我目不轉睛的盯著火苗,過了幾分鐘,火苗漸漸小了,一會兒就只剩下半截了。又過了一分鐘,火苗終於熄滅了,我還不明白,就這樣連續做了很多次實驗,終於悟出了答案:空氣是可以燃燒的,但如果火沒有了空氣,就沒有了可以燃燒的東西,就會熄滅。我又去問爸爸是不是這樣,爸爸點點頭,我高興得像一隻快活的小鳥。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的生物都必須靠某些東西來維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