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博物館

  新館位於大慶市開發區火炬新街教育文化中心,建築面積18700平方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簡介

  新館位於大慶市開發區火炬新街教育文化中心,建築面積18700平方米,與大慶歌劇院、大慶書苑比肩相接,成為大慶五湖新區較具現代風格和特色的組團建築,洋溢著文化氣息,成為開放的大慶對外展示的重要視窗。新館前身為大慶展覽館,於1964年組建,曾經在油田開發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為宣傳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基本陳列主要有《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大慶古代歷史》和《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在這裡可以看到動物化石的分類記述和化石集中展示,通過化石發掘、對比,化石的分類、演化與個體變異的探究,揭示了動物群繁衍生息的歷程。

  二、景點簡介

  大慶市博物館***大慶市文物管理站***屬全額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其主要工作職能是:1、負責編制大慶市文博事業發展規劃綱要並組織實施;2、組織指導文物和博物館方面的科學研究和科技保護工作;3、負責藏品徵集、鑑定、修復、建檔、保管、研究和展示工作;4、指導全市博物館建設,組織協作交流活動;5、面向社會大眾,採取多種形式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為社會提供文化服務;6、負責全市轄區內地上、地下和水域內文物的調查、收集、整理、保護、研究工作;7、負責大慶市轄區內文物遺址、人文景觀的調查、保護、研究和宣傳等工作;8、開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和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開發、利用工作;9、負責大慶市轄區內大型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工作;10、配合海關、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對文物走私、倒賣國家珍貴文物等犯罪行為予以打擊,嚴防文物流失。

  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已發展成為國內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和研究中心,為國內外對東北第四紀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化石基礎和重要的科研基地,為開展國際展示交流搭建了寬廣的平臺。

  基本陳列主要有《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大慶古代歷史》和《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

  三、主要景點

  該館全方位展示大慶古代、近代歷史,油田開發建設史、現代化城市建設史,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草原、溼地景觀及特有的珍稀獸類、禽類、昆蟲等標本,展示遠古時代的恐龍、東北地區特有的猛獁象、披毛犀等古生物化石,展示海底世界和珍稀的海洋動物。成為教育的基地、知識殿堂、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的場所。

  2003年5月18日,大慶市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屆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展。展覽持續了兩個月,吸引了省內外幾萬名觀眾前來參觀,開創了國內同類展覽的先河。

  國際專家研究發現的該時期45種動物,已收藏到42種。博物館已發現、徵集、修復、製作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完整骨架22具。內的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展示,被國內專家李玉清稱為“國內最系統、最完整的陳列”,填補國內該專案系統陳列的空白。

 

 的人還:

1.大慶油田科技博物館

2.參觀博物館有感結尾10個

3.參觀博物館有感作文3篇

4.鐵人王進喜同志紀念館導遊詞介紹3篇

5.黑龍江周邊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