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的歷史介紹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基本簡介

  英國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藏品主要是英國於18世紀至19世紀發起

  大英博物館的戰爭中掠奪得來。主要受害國家包括希臘、埃及及中國等。英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築,十分壯觀。這裡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在世界上久負盛名。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後來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其中不少是僅存的珍本。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大量珍貴文物運抵倫敦,數量之多,大英博物館盛不下,只得分藏於各個博物館。埃及文物館是其中最大的陳列館,有7萬多件古埃及各種文物,代表著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臘和羅馬文物館、東方文物館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臘羅馬、古代中國的燦爛文化。

  英國國家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國的藏品則是佔據了絕大部分,且其所收藏的古羅馬遺蹟、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聞名於世。

  英國國家博物館在倫敦的魯塞爾大街上,面積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小,但展出面積也較故宮博物院為大。原來是私人捐贈的圖書館,1754年購買現址的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成為今天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現有建築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OO多個陳列室,面積六七萬平方米,共藏有展品800多萬件。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是一位於英國倫敦的綜合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成立於1753年。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博物館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

  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歷史上除了1972年的幾個月外,一直都是免費對公眾開放。2002年博物館面臨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由於館員抗議裁員,博物館甚至被迫關閉了幾天。幾個星期後,一個希臘雕像失竊,主要原因是保安人員的缺乏。

  古埃及藝術品是大英博物館最富盛名的收藏。大英博物館的東方文物收藏也十分精彩,主要包括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波斯及南亞和東南亞等地的藝術品。中國收藏品中以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和上世紀初由斯坦因帶往英國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極其重要的珍品。

  建築規模

  該館的主體建築在倫敦的布隆斯伯裡區,核心建築佔地約56000平方米。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大中庭***Great Court***位於大英博物館中心,於2000年12月建成開放,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廣場的頂部是用1656塊形狀奇特的玻璃片組成的,廣場中央為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對公眾開放。

  現有建築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六七萬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萬件。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愛奧尼亞式圓柱。除了欣賞展品外,遊客還可以領略英國人在博物館設計方面的過人之處。大英博物館歷史上除了1972年的幾個月外,一直都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