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讀後感
第七天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讀者怎麼看待這部小說?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把《第七天》這本書看完,就讓人想起狄更斯的那句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合上書,才發現那封面上的字“書中描寫的荒誕比起現實的荒誕”……也許世界就是這樣。
放下手中的書,轉身望向窗戶,放鬆一下緊繃的思維,解放自己的自由,烈日將大地照得刺眼,樹在無意中留下晃動的陰影。我面對著太陽,在思索我的世界—對自己靈魂的問詢,不經意想起山坡上的小墳堆,那裡埋葬著我的親人,它的渺小,讓人不會去注意,只有幾塊紅磚砌成的小屋,冥冥中,告訴我們她在這裡安息,我在那裡曾徘徊過,在這片樹林中曾穿行過,我獨自在墳堆前駐足,在這裡忘卻了夥伴的約定„„這是兩個靈魂駐足的地方,但只有一個靈魂永遠在這裡停留。
又回頭琢磨,覺得有一種死亡般的寒冷和壓抑,把人逼到角落裡,堵著喘不出氣。活著的世界裡充滿了艱辛,死亡卻只是絕望的開始。但死去的世界裡,也有這樣一個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很多的人,很多隻剩下骨骼的人,還有一些有肉體的人,在那裡走來走去,這裡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很……這裡人人死而平等。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這裡永遠是春天。也許熱和寒只是一線之差,生和死也只是一界相隔,我低下頭摸索般的開啟窗戶,又被外面的烏煙瘴氣,被迫般的
關上了。再次打量桌上的書,這才悟得書中的世界—我們在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廈間迷失了自己,我們的目光也在形形色色的玻璃幕牆中,變得乾澀、貧乏,內心是繚亂的,濃霧鎖住了這個城市的容貌,這個城市失去了白晝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但我們永遠嚮往著幸福,在這裡謀生,苦盡甘來。驅逐,去了那片“死無葬身之地”……在那裡,去等待下一次的“重生”,去逃離那黑暗的時代。
一個人的靈魂孤獨的安息在這兒,它眺望著遠處的美好—那個在冰冷的世界構建的暖巢—死無葬身之地„„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篇二
花了三個多小時一口氣讀完了餘華的新作《第七天》,發現裡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識,比如***事件、棄嬰事件、襲警事件等等。作者將這些事件串聯起來,成為一篇小說,但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作者對這些事件傾注的情感,作者幾乎就像微博大V一樣將這些事件進行轉播和改編。
《第七天》和《活著》都是描寫死亡的,《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是生不如死,但死後能夠買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種慘死:有跳樓死的、有被車撞死的、有***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還有被***死的。這些底層的死者死後因買不起墓地,都是死無葬身之地,不能夠得到安息。《活著》更多地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而《第七天》更多地體現了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對底層民眾生活的關心,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時表達了對各種政府不作為的不滿。
《第七天》正如書名那樣,講述了主人公死後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事,這其中摻雜著回憶與虛妄、愛情與感傷、高貴與渺小、荒誕與真實,接觸到人間的煉獄。主人公的幽靈楊飛,一路行進,從殯儀館出發,一路跌跌撞撞,見到一群和他一樣死無葬身之地的亡魂,這其中有作者的親人,鄰居,也有陌生人。他們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遭遇到各種慘死。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楊飛回顧自己的身世,楊飛的母親在火車快進站時上廁所生下楊飛,楊飛從廁所丟到鐵路上被年僅21歲鐵路工人楊金彪撿到,從此開始了他們之間父子情深的故事,讀之無不為之動容。楊金彪對楊飛傾注了無限的愛,上工他將小楊飛綁在背上,衝好奶粉放在胸前給小楊飛吃。他能夠根據小楊飛的聲音判斷他是否餓了、渴了,還是需要換尿布。因為楊飛的存在,他拒絕了所有的女孩,終身未娶。當楊飛要與親生父母相見時,他將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為楊飛置辦行裝。為了楊飛能夠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他毫不猶豫地支援楊飛到北方城市工作;當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時,為了不連累楊飛又離家出走。
我覺得這部小說的神來之筆就是塑造了楊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勞,為曾經“遺棄”楊飛二十四小時而內疚一生,死於異鄉後,為了能夠與楊飛見一面,他自願在殯儀館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維護著公平正義。
篇三
懷著好奇的心理,我閱讀了一度銷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被作者餘華所講述的故事情節震撼到了,故事內容的荒誕和絕望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識,很多來自於曾引起媒體和網路廣泛關注的新聞,只是作者通過以這樣虛幻的手法集中編排出來,還是讓我一下子感覺透不過氣來。
《第七天》故事取材於一些當今荒誕的社會新聞,很多人在各種悲劇中受傷或死亡,而這些人在這些事件之後有怎樣的經歷和想法?餘華的這部《第七天》就是來寫這部分內容的,從鬼魂的角度、死後的世界來講患難與救贖。和餘華的《活著》相比較,從故事的取材上來說,《活著》寫的是歷史,《第七天》寫的是現在,人對當下的絕望肯定要比已經過去的更深。《活著》裡面死去的人都還有個地方安息,而《第七天》裡面卻是“死無葬身之地“。
看過這本書的人不會不熟悉,這些悲劇時時刻刻發生在網上和周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猜忌、貪婪和慾望造就了社會的殘酷。悲劇有的是純突發自社會:被***致死的鄭氏夫婦,車禍身亡的李月珍,有的是因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李青因為楊飛的貧窮出走但陷入***自殺,鼠妹的為情自殺,伍超為鼠妹的墓地***籌錢而死,張李二人的凶殺以及張剛父母的挾兒子以令警察局等等。死後的世界同樣是分等級的。在殯儀館裡,有錢有權者享受vip待遇,普通人只能耐心等待,讓領導先燒。沒有墓地的亡靈們只能去往“死無葬身之地“。來到“死無葬身之地“的亡靈們都帶著悔恨或是遺憾,但在這裡卻拋開了這些,獲得了真正的平和安寧,就連生前針鋒相對的仇家也在這裡結成了不離不棄的夥伴。這個地方讓這部小說有了一些溫暖的色彩。雖然是一部描寫死亡的小說,我卻覺得它是餘華作品中最溫暖的一部。作者似乎想借“死無葬身之地“告慰枉死者們的靈魂,
但如果只是講這些,那就是社會新聞雜集了,咋能成著作呢?是的,餘華讓善良和真情在這些沉重醜陋的現實掩埋中伸出了一雙手,楊金彪與楊飛的父子情是本書中最大的亮點:雖然楊飛是撿來的,但楊金彪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這位養子。楊飛與李青的愛情,也因為一個是“永遠愛“,一個是“仍然愛“,而被隔絕在美好的未來想象之外,當一個漂亮姑娘想要去看世界的時候,再好的男人也擋不住。即便如此,兩人之間還是有愛有掛念,這也許就足夠了。鼠妹的感情雖然幼稚,但餘華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憐憫和同情,讓她在死後瞭解到真相,淨身並第一個離開了“死無葬身之地“,也可以說是一個祝福。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裡都一樣。“這是譚家鑫對女兒的寬慰,還有張李二人的吵鬧作伴,以及鼠妹與嬰兒們的歌唱……通過這些,作者想要表述的可能就是,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去信任親情、友情與美好,是我們生命仍然存在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