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中數學的好方法

  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因為不少同學進入高中之後很不適應,特別是高一年級,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的方法。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介紹

  首先,是基本功的練習。

  我們知道,無數孩子,學不好數學的原因,一定不是發生在當下,而是在他更早期的學習生涯中產生的漏洞的結果。數學考不好很多時候因為算錯,但是算錯的根,其實是在低年級時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沒有掌握。這個基本功,其實不僅僅包含著最基礎的加減乘除,還包括怎樣把一行表示式寫規範,寫標準,還包括最早期養成的一步一步計算的習慣,以及及時檢查的習慣。對於老師而言,或者孩子自己而言,要能夠意識到當下所犯的錯誤,來自於早期學習中的漏洞,並加以針對性的解決,往往就能夠消除很多隱患,有利於他後期的學習。

  其次,練習的當然不止是基本功,而還要有“套路“。

  理科學習,有一個從高到低的結構,比如數學,包括數學思想、數學模型、數學方法、常見題型、解題技巧等等。而數學思想,高中階段主要有四個,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劃歸、函式方程。從上而下,我們要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比如看到一個求值問題,我們就想利用方程求解,看到一個最值問題,我們刻意利用函式求解,題目中出現分段函式或線性規劃,考慮使用數形結合,題目中出現單調區間,考慮使用分類討論等等。我們需要去積累解決問題的“思維套路“,因為數學能夠解決你面臨的問題,關鍵首先還是”怎麼想“的問題,對於學生來說,要能夠在大方向上,瞭解一類問題該怎樣分析思考,然後才是怎樣一步一步地解決。

  第三個,要練習規範地表達。

  做數學大題,某種意義上很像寫程式,上面一行命令對了,下面的一行才能推下去。但是寫在紙上的東西畢竟不像計算機執行程式,你寫的過程中有bug,你得自己去發現,你的推導跳步了,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那你可能不會覺得這個地方邏輯上有什麼問題,但擺在閱卷老師那裡,就看得不那麼舒服了,然後就會“扣分”。這個時候,對照標準答案,用心理解閱卷標準,將完美的推導過程呈現出來,十分必要。所以,我們經常說,在一定的階段,向做得好的人學習,向標準答案學習,訓練自己的書寫規範性,表達規範性。有助於做好數學大題。

  第四個,關於習慣的訓練。

  這一點是隱性的,但確是避免錯誤的關鍵。比如推匯出三角函式的解析式,需要習慣性的帶入檢查其準確性,這個步驟不會在卷面上有所體現,確往往是避免“杯具”的關鍵。再比如導數求導後一定要檢查,結束時也要看是否考慮全定義域,是否討論完整。這些看不見的“步驟”,確往往是學生是否發揮穩定的關鍵。總體來說,計算習慣是需要去提升的。

  第五點,關於學習目標建立的訓練。

  我們說“刻意練習”,其實”刻意“本身,也是需要練習的。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去意識到、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自己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和解決方案,只有這一點真的突破了,未來他才能脫離老師,自己有條不紊地把數學學好。理科裡面有一個通用地檢驗一個學生是否學通透的辦法,就是給孩子一張白紙,一根筆,讓他就一個知識點,畫結構圖,自己總結,讓他思考自己在解決這類問題時經常出現的困惑或者問題,自己想到的解決辦法以及執行規劃。有些孩子開頭很難,會憋不出來,但一旦有了示範,或者把頭開起來了,要注意反覆強化形成習慣,而建立學習目標的習慣養成後,會對孩子持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最後,我們跳出這些方法,說一說學好數學,或者任何一門學科的關鍵,套用我們另外一位數學李老師的話說,是需要有“企圖心”。需要讓孩子懂得為什麼要學好數學。是因為學好數學,將來算的清楚帳,從而能掙很多錢?還是,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之基礎,學好數學,將來更有可能探索未知的領域,觸控人類知識的邊界?或者是學好數學,學好英語,將來去國外很吃香?抑或是在漫長的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並掌握“如何系統地學習掌握一門高深地技藝並不斷精進”?總之,當我們讓孩子們意識到,學數學真的非常非常重要的時候,不管他天資如何,他都能夠比之前,學得更好。

  高中數學複習的竅門介紹

  1.做題時千萬不能怕難題

  有很多人數學分數提不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畏懼心理。有的人看到圓錐曲線和導數,看到稍微長一點的複雜一點的敘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經開始退卻了。這部分的分數,如果你不去努力,永遠都不會掙到的,所以第一個建議,就是大膽的去做,反正數學已經很差了,何必怕打臉呢?前面虧欠數學這門學科太多,就算讓它打腫了又怎樣,後面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那麼一天你去打它的臉。

  2、做題之後加強反思

  學生一定要明確,現在正做著的題,一定不是考試的題目。而是要運用現在正做著的題目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因此,要把自己做過的每道題加以反思,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要總結出:這是一道什麼內容的題,用的是什麼方法。做到知識成片,問題成串。日久天長,構建起一個內容與方法的科學的網路系統。俗話說:“有錢難買回頭看”。我們認為,做完作業,回頭細看,價值極大。這個回頭看,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要看看自己做對了沒有;還有什麼別的解法;題目處於知識體系中的什麼位置;解法的本質什麼;題目中的已知與所求能否互換,能否進行適當增刪改進。有了以上五個回頭看,學生的解題能力才能與日俱增。投入的時間雖少,效果卻很大。

  有的學生認為,要想學好數學,只要多做題,功到自然成。其實不然。一般說做的題太少,很多熟能生巧的問題就會無從談起。因此,應該適當地多做題。但是,只顧鑽入題海,堆積題目,在考試中一般也是難有作為的。打個比喻:有很多人,因為工作的需要,幾乎天天都在寫字。結果,寫了幾十年的字了,他寫字的水平能有什麼提高嗎?一般說,他寫字的水平常常還是原來的水平。要把提高當成自己的目標,要把自己的活動合理地系統地組織起來,要總結反思,水平才能長進。

  3.錯題本怎麼用

  錯題本不是你錯了就要去記錄。錯題本和記筆記一樣,整理錯題不是謄寫不是照抄,而是摘抄。你只顧著去採擷問題,就失去了理解和挑選題目的過程,筆記同理,如果老師說什麼記什麼,那隻能說明你這節課根本沒聽,真正有效率的人,是會把知識簡化,把書本讀薄的。我認為下面幾種題型需要記:

  有陷阱的題,這個陷阱不好描述,大抵就是說你很容易被出題人的話繞到別的地方去而犯錯,導致你在理解上而不是技術上出錯;答案需要分類討論的題,因為我們常常忘了分類討論,說明我們的思考不夠寬闊和成熟;有多種解法的題,每個解法都是一個思路;你反覆會做錯的型別題;難題,你拿著一點頭緒也沒有,先學學你能思考到答案的哪一步,學著去偷分。當然,因人而異,如果你覺得還有哪些題需要整理也可以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