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範文

  有了計劃,事情的進展才會有條不紊,時間的利用才會更加高效,下面小編分享了,供你參考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篇一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三的學生們結束告別了一輪複習,即將投入到更為緊張的二輪複習當中來。一輪複習注重知識的梳理與鞏固,將豐富繁雜的知識點捋順,並加以記憶與鞏固;二輪複習主要是專題複習,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側重於抓住重點、突出主幹、形成網路、培養能力。二輪複習的主要目標是:一是鞏固第一輪複習成果,加強對知識薄弱環節的突破,並對知識進行重組,形成重點知識點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聯絡;二是專題的突破,形成不同問題的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其目的是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使知識得到昇華,能力得到提高,應遵循“鞏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則。這是適應高考“能力立意,綜合為主”的要求。

  二輪複習是一輪複習的提高與深化,時間緊任務重,在短短的2-3個月的時間裡,既要鞏固前面的知識,又要想法設法的提高做題能力。所以在此期間合理的安排時間,注重做題的技巧與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分析學情破重點

  經過漫長的一輪複習,學生可能已經身心疲憊了,學習熱情大幅下降,不少學生會出現焦慮不安的狀態。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幫助,及時調整學生的心態,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

  1.合理安排時間:每個科目都在爭分奪秒的複習,大量的內容同時載入在學生身上,總會出現問題,要求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去處理各科之間的複習事宜。務必避免我們的學生陷入“題海”的泥沼之中。

  2.教師心理輔導: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堅定信念、戰勝自己、突破自我。安排一些有益活動,讓學生卸下包袱、排解壓力、放鬆身心。

  3.在充分了解學生基本情況之後,我們要知道在二輪複習中的重點查漏補缺。這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解決如課外練習、同步試卷、調查問卷等,還可以通過月考、聯考等大型考試結果的資料統計中發現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抓住主幹,構體系

  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能像一輪複習那樣眉毛鬍子一把抓了,要強調抓住知識的主幹部分,當然這不代表可以放棄其他次要的知識點。二輪複習強調知識點的內在聯絡,特別是單元專題之間的聯絡,構建知識體系,以主幹知識點延伸到次要知識點,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這樣就構成了二輪複習中點線結合的立體複習格局。通過立體式的複習,對模糊不清的概念、規律以及原理的理解更加清晰,對遺漏的知識和能力進行補救。例如在複習“宇宙中的地球”這個專題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地球為中心,讓學生儘量向外去拓展延伸,儘可能多的聯絡知識點,最終形成知識網路。最後能將自己的知識體系轉化成能力,去解決相關的問題。

  三、尋找規律明原理

  二輪複習不是簡單的、粗暴的、機械的知識點記憶,而是要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綜合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注重知識點的聯絡與延伸,有助於學習能力的提升。在面臨不同的考點時,能熟練運用不同的能力與技巧。

  1.自然地理

  這部分是高中地理當中比較難的部分,很多學生缺乏空間想象能力,對這部分知識是又愛又恨,對於這部分內容應當吃透原理,抓準規律。通過典型例題和變式圖,或者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理解和原理運用的能力。例如在講到岩石圈三大類岩石物質迴圈的時候,只要抓準規律,不論圖再怎麼變,都能迎刃而解。三大類岩石都能形成岩漿,三大類岩石的箭頭都是指向岩漿的;只有岩漿才能形成岩漿岩,其他岩石是不能直接形成岩漿岩的。

  2.人文地理

  說起人文地理的知識點也是較為簡單的,就是內容比較繁冗,但是隻要能抓住人文地理的答題要點,也就沒有什麼可要擔心的了。需要學生抓住核心知識,區位因素。在遇到人文地理的相關問題要從兩方面去注意,一是自然方面,二是社會經濟方面。例如給一段材料,讓學生從中分析出其優勢條件。學生就可以通過書本上學習過的知識方法從兩方面分析。

  3.區域地理

  區域地理知識內容比較簡單,但是需要記憶的東西比較分散。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抓住案例主線,掌握分析方法,只有掌握的方法才能實現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方面要把自己掌握的東西用到區域的對比中去。例如學習了魯爾區的興起、發展、衰落、再生,應當能夠運用魯爾區的經驗來解決其他地區相同的問題,比如說我國黑龍江的大慶、山西的大同、四川的攀枝花,都面臨著魯爾區之前所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注重地圖中區域的定位,教師指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的經線與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圖,圖中典型地理事物的輪廓,圖中關鍵性的符號和註記等能幫助學生區域定位的資訊。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跨區域比較,通過比較,有利於學生加深對地理學區域差異的認識,有助於開闊思路,提高能力。

  四、瞭解熱點強應用

  教師要將最近的國際國內的熱點問題,蒐集整理並呈現給學生,並要求其能從中找出該熱點問題所涉及的相關地理知識點等。熱點問題包括政治軍事類、經濟類、自然類、重大體育賽事等等。例如,我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人口問題,世紀寒潮天氣氣候、區域等問題。這些體現時代感的問題,主要考察學生理論聯絡實際以及他們的地理素養。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20XX年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法指導,以"專題複習"、"專題訓練"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絡,實現對地理主幹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二、具體措施

  1、重視基礎知識,強化主幹知識,重整合提升

  緊緊圍繞考綱要求,既要夯實基礎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個知識點,又要準確把握主幹知識體系,既不能有知識盲點,也不能漫天撒網,應以幹帶支,重在貫通。

  自然地理,應講透原理和規律,形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識較難,但規律性強,應該講清地理概念,講透地理原理和規律,並通過典型例題和變式圖,或者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理解和原理運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識理解並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在複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及商業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並用於其他案例的分析。如在學過了美國商品穀物農業後,我們可以借鑑美國成功的經驗,從地理的角度提出我國東北發展商品糧基地的措施:以大規模經營來應對市場競爭;發展先進科技和建立一流的科技服務體系;實行農業一體化經營、延長生產鏈,提高經濟效益等。學習了德國魯爾區的興起,經濟衰退,振興後,聯絡我國的一些老工業區如東北老工業區的振興,煤炭城市焦作的產業轉型,寧夏煤城"石嘴山市"經濟的轉型等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對於區域地理,應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

  區域地理的綜合複習,一般包括8個方面: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交通、農業和工業。通過對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絡,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對人文地理要素所產生的影響等,從而使學生對區域的整體性有完整的瞭解。所以區域定位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的經線,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輪廓,一些關鍵性的符號和註記等能幫助學生區域定位的資訊。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跨區域比較,通過比較,有利於學生加深對地理學區域差異的認識,有助於開闊思路,提高能力高三地理二輪複習新計劃高三地理二輪複習新計劃。

  2、抓知識結構,查漏補缺,重內在聯絡

  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形成專題,既要挖掘知識間的橫向聯絡,又要透視知識間的縱向聯絡,構建知識體系框架,重在運用,力求各個擊破。

  地理屬於文理兼備的學科,不僅綜合性強,而且邏輯思維性很強。掌握知識的關鍵在於吃透規律和原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同時複習不能簡單的機械的重複,而應是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已具備的基本技能結合起來用於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複習,將基礎知識進行縱向梳理和橫向延伸,以求達到點線面相結合的知識網路的建立和完善,並有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形成具有地理特點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根據各類知識結構的差異,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3、重視文字、突出地理圖表,重圖文轉換能力

  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從圖表中綜合歸納出各種資訊,並找出有用資訊去分析解決問題。

  資料、地理圖表是地理資訊的載體,在複習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重"文"輕"圖",對文字知識機械記憶的多,對地理圖表記憶、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學生的複習過程就是背書、記答案的過程。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學生讀圖、作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地理成績的高低。複習中要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對圖表綜合歸納出各種資訊,並找出有用資訊去分析解決問題。

  4、狠抓落實,強化規範答題,重方法技巧培養加強對於"弱點"的針對性訓練。

  所謂"弱點"大致有兩種型別:知識性弱點和非知識性弱點。知識性弱點,就是學生學習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對這樣的知識,尤其是每次考試學生必定失誤的弱點知識,除加強相關的課本知識複習外,還必須針對弱點強化練習。非知識性弱點,主要指學生的考試習慣和考試素質高三地理二輪複習新計劃工作計劃

  如書寫不規範,審題不認真、粗心大意,表達不清楚,術語不規範,心理緊張等導致考試失誤頻頻。這必須通過大量的訓練考試,心理輔導才能得以解決。

  高三地理二輪複習計劃篇三

  為進一步搞好20XX屆高三地理的教學工作,搞好高三地理二輪複習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我校高三地理備課組全體老師經過充分的醞釀,特制定如下詳細計劃:

  一、 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高中地理教學大綱,高考大綱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目標,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與力量,加強學法指導,堅持有效的訓練,使我校學生在20XX年高考中地理成績再上新臺階。

  二、 學生現狀:

  本屆學生基礎較差,雖然在市調研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與高一級學校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在高考中具備一定的競爭能力,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基礎還需進一步加強,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三、 工作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使學生對 三基 深刻的理解、系統的把握、靈活的運用,全面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答題規範化程度,力爭在今年的高考中取的好的成績。

  四、 具體措施:

  1、堅持集體備課以《 以《世紀金榜二輪複習》為主要素材,堅持集體備課,精心編寫教學案,每週定期備課兩次,時間分別是週日晚和週二下午高三地理二輪複習新計劃高三地理二輪複習新計劃。一備目標;二備知識體系;三備知識點定位;四備精選試題習題。由一人主備一人稽核,一人挑刺強調集體備課後的再備課,交流每週的教學情況、周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反饋。

  2、課堂教學目標突出 課堂教學是學生高考複習的主陣地,每位老師精心策劃,努力提高複習的效率,近年的高考試題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為高三複習,應該將之貫穿與教學的始終。

  3、精選試題,與高考接軌精心組織練習,練習的目的是有組織的的學習活動,通過練習及時發現學生存在問題及時解決。通過練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高三地理二輪複習新計劃工作計劃。通過練習不段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應變能力,遷移能力的培養。通過練習的批改及時反饋資訊,進行教學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