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輪複習反思

  在高三地理複習階段,做好反思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每個教研組應該統籌安排每一年級段的教學任務,形成連續性。

  目前我們的學校現狀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從高一帶完高三,而且即使能帶到高三,中間的班級比如文理班也要進行調整,為了便於每一個人無論從那個年級接手,從哪個學期接手都明確自己和別人的教學任務,能使學生的學習是連續而不重複或缺失,各個教研組應該有個整體的意識,從高一年級就做好三年的規劃,對於每一個章節掌握的難度,廣度,是不是需要擴充套件和補充,擴充套件補充到什麼深度,要做統一規劃。我想如果整體一個教研組把控這樣一個計劃和尺度,對年輕教師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對整個學科組成績的提高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區域地理的複習學案非常有必要。

  區域地理內容一般安排在高二的下學期,是初中地理教材的複習和延伸,是高中必修教材內容考察的載體,對於區域定位和高中必修的複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沒有一本現成統一的教材來進行復習,我認為一種可以編制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二種就是把區域地理複習內容印成學案,這兩種也不矛盾,可以結合起來。區域地理複習重點是區域定位,掌握區域學習的方法及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的描述方法,會區域的分析和比較,會運用必修的原理,規律解釋一些區域現象,區位因素的分析等內容。所以區域地理可以說是對整體高中地理的初始複習,也可以說是系統複習的開始。應該讓學生準備專門的筆記本,學案冊,習題冊。整理好以備複習翻閱。

  三、把近5年的高考題進行分類彙編,每複習完一個小模組都應該跟上高考題的演練。

  我們平時用的輔導材料一般都是近兩年的模擬題和高考題的拼湊,高三複習建議選用高考題,比較經典,值得推敲,但整套做不適合一輪複習,一輪複習應該分章節去練習,更有針對性。我們主要利用了夜自習的培優和第十節課及周練時間把這些習題進行練習講解,再回歸教材進行具體的知識分析。

  四、對高考複習幾輪的把控,個人認為一輪複習是重中之中,一定不要留夾生飯。

  很多同學在一輪複習的時候很多知識並沒有掌握,到二輪複習的時候著急,找家教,找老師輔導已經晚了,一輪留了夾生飯二輪想要補上很難,因為我們都知道,二輪複習不是全面複習,是有重點的系統的複習,很多細節的東西一帶而過,尤其自然地理部分的原理和規律,二輪不是注重原理和規律的內容而是他們的應用,很多同學根本不知道原理規律是什麼,何談應用呢?所以建議,一定在一輪複習時使每個學生有所收穫,跟不上課的學生在一輪複習時就應該找輔導老師。

  五、選修模組要三個模組都講。

  我們這一屆是河北省新課標第一年參加高考,當時市教科所推薦選修選四個模組其中的兩個,咱們學校選了《自然災害》和《環境保護》兩個模組,和市教科所選擇的模組一致,但實際高考是三個模組選一個,為了使學生有全面的瞭解,應該把三個模組都講一講,而且選做題形式比較單一,就是10分的一個綜合題,所以相對比較好掌握,《旅遊地理》學生感興趣,學起來比較有意思。在高二上學期就把三個模組都講完,講選修時也建議把近幾年出現的高考題都讓學生做一做,我們是採用每日一題的形式讓學生做了練習,效果不錯。

  六、二三輪專題和綜合練習習題的選配及綜合科目訓練。

  二輪複習除了作專題練習以外應該把各地市的模擬題練習到位,到三輪綜合練習,我們選用了金太陽的文綜卷,總體從地理試卷來看和新課標高考的形式,難度比較相近,效果不錯。但選用一種練習還是有點單薄,老師應該多見一些不同的練習題,選取不同型別讓學生做。讓學生見到各種題型,高考時不會見到新題型發懵。另外,文綜的綜合性練習非常必要,一定要每週練,閱卷,讓學生把握時間和順序,地理的選擇題要把握在20分鐘左右,不能像歷史、政治那樣的速度做地理的選擇題,否則,選擇題會失分過多,對於地理綜合題一定要加強訓練,爭取多拿分,優等生要拿到45分左右,否則,地理想上優秀比教困難。

  七、訓練方法比訓練習題重要

  從審題、答題、等各個角度都要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方法,也就是有思路,很多學生拿到題後盲目作答,不經過分析,這樣就會出現審錯題,答不全知識點等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講題,講評試卷的時候從老師的角度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使其養成習慣。答題思維的建立是平時訓練的,不是高考最後給學生總結的資料發下去看一看就會的。所以,平時的答題模板的積累就非常重要。

  

  隨著高考臨近,如何充分利用好考前這段時間做好二輪複習,使學生的知識更系統、解題更迅速、答題更規範、效果更顯著成為備考的關鍵。高三下學期的時間過得很快,這幾個月中如何保證複習的高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結合自身的教學與學生實際,對於即將到來的二輪複習以下幾個方面工作進行了思考。

  一、學生學情現狀

  地理學科考試旨在考查學生的地理素養,即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及地理思維能力,並側 重考察地理思維能力,我們學校的學生在這幾方面能力不容樂觀。

  1.地理基礎知識方面 學生在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及現象的名稱和分佈、地理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地理規律等方面掌握得不夠系統,知識體系不夠完整和牢固,以致於在考試中容易出現無從下手、答題不全、得分點難以抓住、複習效率低下的局面。

  2.地理技能方面 集中表現在沒有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很多學生會漏看、錯看圖表;不能在圖表材料中獲取有用的地理資訊;最令人頭疼的是書面表達能力,很多時候只要幾個字或幾個術語就能表達清 楚的內容在學生的筆下出現了重複累贅、前後因果關係顛倒、表述漏洞百出等各種“病症” 。

  3. 地理思維方面 幾乎每年的高考試卷中都會出現區域比較題及評價反思人類的行動、提出解決問題方法的試題, 學生不會把零碎的知識片段整合成新的答題所需要的知識點,不會把心裡所擁有的點靈活地運用遷移至別的情境中,常導致思維中斷而茫茫然不知所云。

  二、二輪複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提高二輪複習的針對性

  無論是老師上課或試卷講評還是學生自己整理複習,都要先找準學生易犯錯誤的集中點,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典型問題和薄弱環節,分析原因,糾正錯誤,避免類似現象再發生;整理內容不必面面俱到,但重點要突出,詳略要得當,老師可以添枝,學生可以畫葉。

  2.課堂活動注重提高學生參與度

  高三教學切忌把課堂變成老師的一言堂,若老師一味越俎代庖包攬課堂則勢必造成複習過程沉悶,效率低下。教師要適時引導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複習的全過程,鼓勵質疑,鼓勵爭論,鼓勵從“學”到“講”,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與他人進行研究。

  3.注意學生的層次性

  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同,老師要適時學會因材施教,要讓各層面的學生都有收穫;於學生來說,對地理每章節的知識點興趣程度不一,掌握程度也有差異,學生要反思自己的主要不足,確定複習的主次關係,忌用力均勻而無收穫。

  4.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變通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從多角度,多方位講解問題,以點帶面,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應變能力,如在學習了美國矽谷後就要對其他國家的矽谷佈局區位進行分析;從德國魯爾區的成功轉型要聯想到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出路等。

  三、提高二輪複習有效性的策略

  1.研究課標、考綱、考試說明和高考試題,細化複習目標

  高考試題是課程標準、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的具體化表現。教師應研究命題指導思想、考試內容及要求、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等內容,研究近5年高考試題的命題特點,準確把握高考動向,這是科學、有效指導教學與複習的前提。

  2.編寫高質量的專題學案,提高其使用效率

  地理專題學案導學複習活動是一種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教師編寫專題學案內容是實施複習活動的基礎,課堂組織與實施是活動的關鍵,促進學生自主複習是活動的核心,三者協調統一,進而達到促成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按照學案實用性、高效性的原則,我認為在編寫專題學案時應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專題目標,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制定便於操作的具體複習要求。目的是引領學生明確本專題複習的重點和方向。②學案導學,一是將每個專題所涉及的基礎知識設計成填空式、圖解式、圖表式或問題式方案,幫助學生回顧和梳理知識,二是將這些知識點設計成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辨析等方式,找準重點,突破難點,消除疑點,拓展生長點,使學生自主串接主幹知識,以適應高考對主幹知識的考查。③典題探析,例題剖析的目的是通過課堂解題,指導學生學會審題,形成解題思路,總結解題規律和技巧,達到解題的規範性。④知識梳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網路是一個主動構建的過程,一定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才能完成,教師不能包辦代替。⑤技能訓練,實施技能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素質。編寫技能訓練題時應注意以本專題知識為主,並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提倡多種題型合理搭配,題目編排由易到難。同時避免教師佔過多時間講解便於學生自主培養各種能力與素質。

  3.構建二輪複習課堂有效教學模式

  在高三總複習階段由於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更需要一線地理教師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對於實現高效的二輪複習教學,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① 明確重點學習目標

  ② 有效的問題設定

  備考的關鍵是讓學生懂得思考,培養能力,包括審題、捕捉資訊、分析篩選、解決問題和知識遷移能力。為避免老師講得過多,將相關複習內容的考點以問題形式提出,給學生一種方法上的引領,意識上的啟迪,使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一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處在一個因為要解決問題而對教材進行鑽研的過程中。

  ③ 針對性訓練

  ④ 加強反思:是否“堂堂有收穫”、“收穫有多少”,所採用的方式是否最有利於促成重點目標的實現?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對於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教師的深入研究來減少學生的無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