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二輪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制定

  地理二輪複習是建立在一輪複習基礎上的深入、綜合和提高,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地理二輪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地理二輪複習計劃

  一、複習目標:

  1、按計劃讓學生掌握好教材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

  2、章節檢測優秀率達到80﹪,合格率100﹪含補考;

  3、中考目標:力爭優秀率、合格率、人平分均達到要求。

  二、複習策略:三輪複習

  第一輪複習:5月2日——5月14:立足課本,講練結合,夯實基礎

  1、這一階段主要是立足課本,夯實基礎。從去年中考試卷看,命題覆蓋考查是所有章節,且試題凸現異常的靈活性,與社會結合,與時政結合,與生活結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試題如何的靈活,呈制的方式如何新穎,有個根本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地理還是地理,不可能脫離地理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不會脫離課本基本知識點的考查。因此這一階段的複習主要是嚴格扣緊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以《株洲中考》中概括的知識體系為線索,引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本,特別是課本中大小標題黑體字的內容,它們概括性強,重點突出。課本中的“活動”、插圖圖表,重要的閱讀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確把握地理概念,正確掌握讀圖、填圖、繪圖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試題,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在這個階段,我對學生提出個口號:“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抱著地圖打滾”。

  2、第一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過三關”:過基礎知識記憶關;過基本方法關;過基本技能關。中考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必須深鑽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必須紮紮實實地夯實基礎。定期檢查學生完成的作業,及時反饋。教師對於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採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等手辦法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讓學生使用好配套練習。以學生手中中考複習資料《名師引路》和《株洲中考》為主,複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資料使用中注意:《名師引路》用於教材複習時的配套使用,要求全講練,而《株洲中考》用於每個單元的測試,要求全批改。本期每週晚自習一節課教師儘量不佔用,讓學生記憶及完成練習。

  3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即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複習效率。課堂複習教學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方法。

  4做好培優補基,重點抓好後進生的補基工作:發動班級及任課教師的作用,實現後進生的全面轉化。消滅不及格現象。

  第二輪複習:5月15——31日梳理體系,專題複習。

  課本的基本知識點的熟悉掌握是必須必要的,但是僅僅有這個環節,還是不夠的。因為,考試不是簡單的對課本知識的重複再現。其中,解題的方法解題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較理想成績的一個關鍵所在。針對地理考試題的特點“無圖不成題”是地理中考試卷的重要特點。我們這階段安排了以下兩個環節:

  1、梳理體系環節。打破幾冊課本之間、章與章之間、節與節之間的界限,以地圖為中心,整合相關地理知識,形成知識系統的體系化。以幫助於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地理思維能力,也便於學生專題掌握知識,並在中考中答題過濾組織使用知識點。

  2、講練結合環節。主要分各種題型的講練讀圖、填圖、繪圖訓練,材料分析題訓練, 開放性題目訓練,各種專題的講練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通過講練,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有規律性的知識,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切入點、方法,規範表達的方法,分析地圖的方法及提取有效資訊的方法。同時佈置量小而精的作業對練習要精選,注意練習的基礎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礎題為主,適當綜合、適當提高。堅決捨棄“繁、難、偏、舊",的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補缺補漏。通過這個環節的複習,學生們基本做到課本知識點熟悉,應考方法掌握。那麼學生們參加中考應該說,就沒有多大問題了。剩下的就是強化訓練,衝刺中考了。

  第二輪複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複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合理劃分的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選的準不準,主要取決於對教學大綱以及課程標準和中考題的研究。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由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捨得投入精力。

  第三輪複習:6月1日——中考強化訓練,衝刺中考。

  這一階段的複習目的是:通過模擬題實戰的強化訓練 [精選幾套中考模擬試題進行近似實戰的強化訓練做到限時、限量、優質,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最終以百倍的信心衝刺中考。

  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

  2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

  3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儘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教育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4給特殊的題加批語。某幾個題只有個別學生出錯,這樣的題不能再佔用課堂上的時間,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在試卷上以批語的形式給與講解。

  5詳細統計邊緣生的失分情況。這是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緣生的學習情況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課堂上應該講的是邊緣生出錯較集中的題,統計就是關鍵的環節。

  6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以上是我校地理總複習工作的計劃和安排,根據複習中學生所掌握情況,可能以上計劃要做部分調整。總之,我們將從本校、本班、本學科的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即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全面提高複習效率。 努力實現學校中考目標。

  地理二輪複習策略

  二輪複習應以一輪複習中暴露的主要問題為重點,加強知識間的縱橫聯絡,對主幹知識進行專題複習,加強方法總結,進一步突出空間思維、綜合思維、因地制宜、人地和諧等地理思維和思想的訓練,培養用“地理眼光”看問題的意識,用地理思維分析現實問題的習慣。同時還要加強地理資訊獲取能力、地理實踐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種能力的訓練。?

  1巨集觀策略:內容整合,專題歸類,試題整編,題型歸納,思維建模。?

  2微觀策略:以題帶法,解法建模,題型建模,聯絡遷移,舉一反三。?

  3教材處理策略:把握主幹知識,構建知識網路;把握基本原理,做到活學活用;把握重點難點,做到真正理解。?

  4自然地理複習策略:①理解原理,強化遷移;②構建知識體系,把握邏輯與規律;③通解通法,多題歸一,以不變應萬變,形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人文地理複習策略:根據教材案例,提取地理事物的共性,依據地理事物的因果關係和發展規律,建立答題線索,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6區域地理複習策略:運用地理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區域地理複習重點:①區域地理位置的認定;②區域地理事象特徵的描述;③區域地理事象形成原因的分析;④區域地理事象變化規律的分析;⑤區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的概括。?

  7歸納總結策略:①整理知識系統,即對知識的層次、脈絡、體系要整理清楚,列出知識系統表;②總結規律,即對知識中的運動規律、分佈規律、變化規律等進行總結;③分析知識聯絡,即分析知識間的縱向聯絡、橫向聯絡、多向聯絡,知識之間的關係有因果關係、並列關係、從屬關係等;④概括知識結構,即概括各區域性知識的組成要素,分析要素間的相互關係,列出結構式或關係式;⑤比較知識異同,即比較知識間的相同、相異、相反、相似之處,要設計比較專案,列出比較表格,對知識進行縱向比較、橫向比較、中心內容比較、綜合比較等;⑥歸納特徵,即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徵進行歸納,掌握地理事物區別於其他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徵。?

  8突破提升策略:①迴歸課本,在知識系統化方面取得新突破;②運用地理原理和規律,在調動和運用知識方面取得突破;③案例典型化,構建思維線索,在知識遷移方面取得突破;④方法系統化,在解題思路方面取得突破;⑤在整理知識過程中查漏補缺,在加工知識過程中加深理解,在重組知識過程中明確系統結構,在應用知識過程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地理二輪複習建議

  1.自己動手整理知識體系

  經過一輪比較細緻、全面的複習,基礎知識得到了較大的充實,但沒有經過系統的分類整理,要用的知識在短時間內卻調不出來。要解決這種問題,可先從章題或節題入手,逐漸細化知識點,認真思考本章或本節為什麼包含這些知識,把能夠準確反映知識間關係的內容用盡可能簡短的語句概括出來,並自己繪製知識體系圖,這種知識體系能夠將知識間的橫向、縱向和隱性聯絡較為科學地挖掘出來。經常進行上述工作有助於梳理知識,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在考試中面對不同的問題情境,能夠準確快捷地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來解決問題。?

  2.構建主幹知識體系

  地理學科主幹知識包含自然地理的五大規律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體運動、地殼物質運動、自然環境地域分異規律及人文地理的四大區位理論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區位理論。學科主幹知識體系的構建,先要回歸教材,從課本目錄中提取主幹知識,形成章節主幹,將主幹知識聯絡起來,然後把地理知識內部的邏輯順序與認知規律結合起來,構建合理的地理認知結構。例如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地球運動規律導致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大氣運動規律。建議把地理教材內容概括為四大系統:①地理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②人地關係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區域發展問題;③區域地理系統,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④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等。?

  3.按照地理事物空間分佈整理知識體系?

  地理事物空間分佈體系包括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變化的規律、氣溫水平分佈與垂直分佈的一般規律、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與分佈、世界降水的分佈、世界氣候型別的分佈、洋流的分佈規律、陸地自然帶的分佈等。例如,等溫線圖的判讀與應用:①判讀南北半球;②判讀海陸分佈;③根據凸向判讀季節;④判讀洋流流向、性質;⑤根據等溫線判讀地形特點等。具體應用:①等溫線大體沿東西緯線方向延伸,數值沿南北方向變化——太陽輻射是主要影響因素,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②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海陸分佈或洋流是主要影響因素;③等溫線大體與等高線或山脈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響;④等溫線平直——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緯40°—60°處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海洋麵積大,性質單一;⑤等溫線彎曲——等溫線向高緯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等溫線向低緯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低;⑥等值線閉合表明該處為區域性溫暖中心或低溫中心“大於大的,小於小的”,如中心氣溫高可判斷為盆地,中心氣溫低可判斷為山地。?

  4.按照季節整理知識體系

  地理事象往往具有隨時間變化的特徵,特別是自然地理現象,其時間變化特徵更為明顯。因此複習時,可以時間為線索將相關地理事象整合在一起。例如,可以沿著季節更替這一重要線索,將地球運動、大氣環境、陸地環境、資源和能源的利用、工農業生產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主幹知識聯絡起來。季節更替與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變化主要包括四季的形成、不同季節等溫線圖的判讀、季風環流的形成、氣象災害的時空分佈、水文特徵的季節變化、外力作用強弱的季節變化、不同季節自然資源的利用、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環境問題等。?

1.初二期中複習計劃怎麼制定

2.八年級地理備考計劃

3.如何做好高考物理二輪複習的計劃

4.初中地理中考複習計劃

5.高考地理如何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