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學習技巧

  中國民族舞取材於民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自娛、隨性,由情而發。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民族舞應掌握學習技巧

  一、 民族舞的“美”

  美,是民族舞的第一特徵,民族舞的音樂或跳躍、歡快,或婉轉、纏綿亦或高亢、熱烈,且大多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曲目,民族舞的動作易學好掌握。可以說:“民族舞音樂愉心,舞蹈娛身”!

  通過不斷地練習、積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達到舞蹈水平及表現力不斷提高,達到自身的美好!從不好意思美,到美的自如,美的落落大方,使我們成為有氣質,有教養的人,使生活變的美好,使我們都變的美麗而馨香!

  二、民族舞的學跳、練習及表演

  學跳***模仿***:

  學跳既是中規中矩的跟著模仿物件***教舞者***用心學,要一絲不苟的認真學習,包括動作、節奏、身向、面向、視點……不放過細節。這個階段學的舞蹈動作要求越象***教舞者***越好。在學舞者眼中模仿物件是清晰的、放大的。

  當學舞者逐漸掌握了舞蹈的動作以及身體的動律後,開始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同時模仿物件***教舞者***開始淡化,自己琢磨動作怎樣做還可以更好地表現,適當地融入自己的風格,盡力使自己的動作達到***自己認為的***完美境地。也就是說:同樣的舞蹈,不同的人可跳出不同的風格。

  練習 :

  持之以恆,平時在可能的條件下堅持舞蹈練習,不一定非要集中活動時才練,在家、出差都可練習,有條件可對著鏡子練,以便發現哪些動作不對、不準及時糾正,避免不知不覺形成習慣改起來就困難了。經常練習可保持較好的體型和體力,保持身體應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協調***因為舞蹈要求身體在音樂中和諧、優美地動作***,提高文化素養。

  平時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熟悉音樂的節奏,對跳舞大有益處。還起到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作用。古希臘人稱:“音樂是靈魂的體操”的確如此。

  表演:

  用“心”去表演、表現

  演出時要全身心地融入音樂的意境中,一定要情緒飽滿。切忌生硬、教條的做動作,乾巴巴地為表演而表演,那樣就沒有表現力、感染力,沒滋沒味的如同白開水。同時也要注意適度,過份了就會使人感覺誇張、拿捏、作態。總之要發自內心的情感宣洩、融入。

  自信

  相信自己此刻***在舞臺上***最美,自信源於平時的努力與充分的準備。有把握、有實力才能心裡有根,否則就自信不起來,演出時容易出現怯生、維諾,含糊的情緒、動作。

  多參加演出,實地體會、感悟,用心積累經驗、總結是很必要的。因為別人的感覺、經驗未必適合每個人,必須要自己“悟”,才能提高。

  自學民族舞基本功的方法

  1、壓腿

  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開啟繃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杆,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儘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重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2、壓肩

  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杆,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併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劈叉跳

  繃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迅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5、大踢腿

  踢腿的歷程中,同樣要注重腳背和膝蓋的繃直。

  6、下腰

  雙腳開啟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開啟,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學習民族舞的好處

  1、優美形體:經過舞蹈訓練***如挺胸、抬頭、收腹***能使他們站得直,形體優美,且能糾正駝背、端肩等形體問題。

  2、動作協調: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過音樂與舞蹈動作的和諧達成動作協調性的訓練,並且使你更有節奏感。

  3、肢體靈活性、柔韌性:由於經常練習壓腳、劈叉、下腰等,柔韌性,動作靈活性好。

  4、磨練毅力:從基本功開始訓練能培養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練堅強意志。

  5、提高合作能力和集體榮益感:舞蹈有獨舞、雙人舞、集體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訓練了合作精神,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紀律,培養了協作的觀念。

  6、培養審美情感:舞蹈是通過音樂、動作、表情、姿態表現內心世界,使你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表演的薰陶,熱愛生活,並能欣賞美、體驗美。

  7、培養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養表演的能力,使孩子們不怯場,表現力強,增強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質。

  8、促進智力:舞蹈是通過形體、動作、眼神來表現的,在跳舞的過程中能激發想像力、創造力,尤其是自編自演的作品,能促進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