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

藥材名稱:陳倉米

名稱出處:《食性本草》

概況

異名:陳廩米(《別錄》),陳米(《百一選方》),火米、老米、紅粟(《綱目》)。

基源:為禾本科稻屬植物稻米及狗尾草屬植物粱米經儲存年久者。

原植物:稻Oryza sativa L.及粱Setaria italicum(L.)Beauv.(Panicum italicum L.),又名小米(黃河以北各地),穀子(《中國植物學》),粟(別錄)。

歷史:李時珍《綱目》引陶弘景曰:“陳廩米即粳米久入倉陳赤者,以稟軍人故曰廩爾。方中多用之。人以作醋。勝於新粳米也。”又引陳藏器《本草拾遺》曰:“廩米吳人以粟為良,漢地以粳為善。”李時珍又曰:“廩米北人用粟,南人多用粳及秈,並水浸蒸晒為之,亦有火燒過治成者,入倉陳久,皆氣過色變。故古人謂之紅粟紅腐。陳陳相因也。”以上所述與稻及粱相符。

餘項參見“再生稻”條及“粱米”條。

藥性

性味:甘、淡,平。 ①《別錄》:“鹹、酸,溫。” ②《千金·食治》:“鹹、酸,微寒。” ③《千金翼·本草》:“鹹、酸,溫。” ④《日用本草》:“酸,平、涼。” ⑤《本草從新》:“甘、淡,平。” ⑥《本草述鉤元》:“淡、成、酸,其性多涼,炒食則溫。”

歸經:①《本草求真》:“入胃,兼入心、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陽明經。”

功效:養胃,滲溼,除煩。

主治:病後脾胃虛弱,煩渴,洩瀉,反胃,噤口痢。 ①《別錄》:“主下氣,除煩渴,調骨,止洩。” ②《食療本草》:“炊作乾飯食之,止痢,補中益氣,堅筋骨,通血脈,起陽道。又毒腫惡瘡,久陳者蒸作飯,和酢封腫上。卒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於甕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 ③《日華子本草》:“補五臟,澀腸胃。” ④《綱目》:“調腸胃,利小便,止渴除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陳米湯(《聖濟總錄》)治吐痢後大渴,飲水不止:陳廩米(水淘淨)30g,用水500ml,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煎服。 ②倉連煎(《古今醫鑑》)治噤口痢,不拘赤白:陳倉米,赤痢用9g,白痢用21g,赤白相兼用15g。黃連,赤痢用21g,白痢用9g,赤白相兼用15g。上銼,水500ml,煎至7分,露一宵,空心溫服。 ③倉廩散(《普濟方》)治痢疾夾有表證,惡寒發熱,周身疼痛,噁心嘔吐,下痢赤白,裡急後重,神倦氣怯,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膩,脈濡緩或弱:陳倉米、人蔘、茯苓、甘草、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桔梗、枳殼各等份,研細末,每服6~9g,加生薑2片,薄荷2g,煎湯送下,1日2次。 ④倉米湯(《備急千金要方》)治小腹冷氣積聚,冷痢日夜數十行:倉粳米15g,薤白30g,羊脂30g,香豉90g(煮汁),先以羊脂煎薤白黃色,並米入豉汁中煎服之。 ⑤《綱目》:“治暑月吐瀉:陳倉米60g,麥芽120g,黃連(切)120g,同蒸熟,焙,研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單方應用:《普濟方》:“治反胃及膈氣不下食:陳倉米(焙乾,為末)150g,沉香末15g,令勻,米飲調下。”

醫藥家論述

①李時珍《綱目》:“陳倉米煮汁不渾,初時氣味俱盡,故沖淡可以養胃,古人多以煮汁煎藥,亦取其調腸胃,利小便,去溼熱之功也。《千金方》治洞注下利,炒此米研末飲服者,亦取此義。《日華子》謂其澀腸胃,寇氏謂其冷利,皆非中論。” ②劉若金《本草述》:“五穀為養,而更取其陳者,謂其氣味俱盡,還歸於淡。淡乃五味之主,可以養胃氣,且淡能滲溼,即化滯熱,是又可以裕脾陰。故方書中療滯下噤口有倉廩湯,因胃氣虛而熱乘之,故用參、苓,乃以羌、獨、柴升達其胃氣,並散其毒氣,必入陳米養脾陰,使不為熱毒所並。又吐利後大渴不止,獨以陳倉米湯療之,是二者足徵其於脾胃之陰氣大有裨也。止言其養胃者,殊未親切,試思下多則亡陰,而茲味之主治,在瀉利居多,就得泛然以養胃為其功乎哉?” ③黃宮繡《本草求真》:“陳倉米,即米多年陳積於倉而未用者也。凡米存積未久,則性仍舊未革,煮汁則膠粘不爽,食亦壅滯不消。至於熱病將愈,胃氣未復,猶忌食物戀膈,熱與食鬱,而煩以生,必得沖淡甘平,以為調劑,則胃乃適。陳米津液既枯,氣味亦變,服此正能養胃,除熱去煩,是以古人載此,既有煮汁養胃之功,復有祛溼除煩之力。一切惡瘡百藥不效者,用此作飯成團,火煅成性,麻油、膩粉調敷,可知沖淡和平,力雖稍遜,而功則大,未可忽也。”

參考文章

陳倉米的功效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