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樹根

藥材名稱:豬脂膏

名稱出處:《本草經集註》

概況

異名:豬膏、豬脂(《金匱要略》),豬肪膏(《別錄》),豬肪肪(《千金·食治》)。

基源:為豬科豬屬動物豬的脂肪。

原動物:豬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餘項參見“豬毛”條。

藥性

性味:甘,涼。 ①《別錄》:“微寒。” ②《千金·食治》:“平。” ③《滇南本草》:“甘。”

功效:補虛,潤燥,解毒。

主治: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面板皸裂。 ①《綱目》:“解地膽、亭長、野葛、硫黃毒、諸肝毒,利腸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腫。” ②《別錄》:“豬脂膏主煎諸膏藥,解斑貓、芫青毒。” ③陶弘景:“能悅面板,作手膏,不皸裂。” ④《日華子本草》:“治面板風,殺蟲,敷惡瘡。” ⑤《本草圖經》:“利血脈,解風熱,潤肺。”

用法用量:內服:熬膏或入丸劑,外用:熬膏塗敷。

使用注意:①《金匱要略》:“豬脂不可合梅子食之。” ②《隨息居飲食譜》:“外感諸病,大便滑洩者均忌。”

臨床應用

配伍應用:①配生薑汁、黨蔘、黃芪、當歸,治身體虛弱,毛髮枯槁,肌肉消瘦。 ②配生薑、仙靈脾、杜仲,治腰背痠痛,四肢軟弱無力。

方選和驗方: ①豬膏酒(《千金方》)治肝勞虛寒,關格勞澀,閉塞不通,毛髮枯槁:豬膏、薑汁各120g。2味同在微火上煎取90g,下酒與合同煎,分為3服。 ②豬膏煎(《千金方》)治產後體虛,寒熱自汗出:豬膏、生薑汁、白蜜各30g,清酒75g。上4味煎令調和,五上五下,膏成,隨意以酒服2g。 ③豬膏發煎(《金匱要略》)治胃氣下洩,陰吹而正暄,此谷氣之實也:豬膏30g,亂髮(如雞子大)3枚。上2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2次服。

單方應用:①《綱目》:“治肺熱,聲音嘶啞:豬脂油與白蜜煉服,每服10g,日數服。” ②《食醫心鏡》:“治上氣咳嗽,胸隔滿悶,氣喘:豬脂膏120g,煮百沸,切,調和醬醋食之。” ③《千金方》:“治手足面板皸裂,出血疼痛:豬脂調熱酒中洗之。” ④《補缺肘後方》:“治食野葛中毒:豬脂30g,溫而飲之。” ⑤《千金方》:“治漆瘡作癢:以豬脂膏頻塗之。” ⑥《瘡瘍證治》:“治瘡瘍新愈,面板脹痛或有皸裂:豬脂90g,黃柏(研細末)15g,2味同調和,小火上加溫,待冷後搽塗患處,日3次。”

食療:①豬油炒苦瓜(《隨息居飲食譜》)治熱性眼疾,眼紅眵多,口苦脅痛,身體乏力:苦瓜250g,豬油50g,2味同炒至熟,服食之。 ②豬脂酒(《聖濟總錄》)治小便不通:豬脂如半雞子大,切碎,以酒200ml微煮沸,投豬脂更煎1~2沸,分為2度,食前溫服,未通再服。 ③豬膏酒(《中華食物療法大全》)治過度勞累,四肢軟弱無力,爪甲疼痛,不能站立:豬脂、生薑汁各300g,2味同煎熬取汁,加米酒1500ml,再煎熬之,待冷後服,每次服50ml,1日服2次。

醫藥家論述

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豬脂俗呼板油,以白厚而不腥者良。臘月煉之,瓷器收藏。每油500g,入糖霜3g於內,經久不壞。暑月生豬脂,以糖霜醃之,亦可久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