鉚接
[拼音]:hangkong hangtian yixue
[英文]:aerospace medicine
研究航空航天活動對人體的影響,尋找有效的防護措施,保證飛行員和航天員的健康與安全,提高完成各種飛行任務的效率以及為航空航天工程技術發展提供醫學資料的一個綜合性的醫學分支。它涉及航空航天生理學、航空航天心理學、航空航天醫學工程和一些新的學科。
發展簡史
航空醫學的提出可追溯到18世紀70年代,隨後的一百多年間,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進行了氣球載人升空活動,最高升至8000米高空,從中發現了凍傷、耳痛和喪失意志等生理現象。法國生理學家P.貝特在地面利用低壓艙進行了低壓、加壓和減壓對於人體影響的生理實驗。1903年第一架飛機誕生,以及隨之而來的航空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用於戰爭,出現了許多與醫學有關的問題,使人們認識到醫學保障對於高空飛行的重要性,為此成立了專門醫學機構,設定航空軍醫,制訂飛行員體格標準,對飛行員的選拔、缺氧耐力、飛行效率以及個體防護裝備等進行了初步研究。噴氣飛機出現之後,飛機速度和高度都驟然增加,隨之發生了一些亟待解決的醫學問題,如超重、缺氧等對人體的生理影響,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飛機效能的發揮。同時,飛機作為一種先進的交通工具飛速發展,必須從醫學上保證普通乘機人員的適應性,因此各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系統地開展航空醫學研究。國際上也成立了航空醫學會。航空醫學便漸漸發展成為具有許多獨立分支的現代醫學學科。
從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在航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了航天醫學。首先是發射了許多生物火箭和生物衛星,著重研究人上天的可能性。60年代,航天工程技術和航天醫學保證了航天員的航天安全,證明人可以在太空生活並能有效地工作。70年代,出現了航天站,航天醫學開始研究較長時間航天對人體的影響,並進行一些新的生物醫學空間實驗研究。80年代太空梭問世,有可能在生物醫學研究方面出現重大突破。
中國從50年代起開始系統的航空醫學研究,取得了明顯成果。60年代初開始航天醫學研究,1968年建立了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
研究內容
航空航天醫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8個方面:
(1)從醫學角度選拔和訓練飛行員和航天員(見航天員選拔、航天員訓練、飛行員體格檢查);
(2)研究飛行器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個體防護和救生裝置以及衛生、營養和食品等醫學問題;
(3)研究航空航天中超重、失重、振動、衝擊、噪聲、輻射、溫度、溼度和壓力等環境因素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響,人體的耐受限度以及有效的防護措施;
(4)研究航空航天條件下提高飛行人員工作能力和效率的問題;
(5)研究和實施航空航天醫務監督(見航天員醫務監督)、醫務保證和醫學鑑定,發展有關的技術、方法和評定標準;
(6)研究地面模擬裝置的醫學問題;
(7)研究生理學、醫學和環境引數的測試、顯示、記錄和處理;
(8)從醫學觀點向航空航天工程提出要求。
研究方向
航空醫學的發展方向是:研究新的高效能飛機中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學的應用,新機種應急救生和特殊環境的營救,新飛機和武器系統的人員訓練,人的體力、智力接受處理資訊的功能,以及保持飛行人員健康水平,提高飛行效率,延長飛行年限和減少飛行疲勞等。航天醫學的發展方向是:研究長期的航天活動對人體生理、心理功能的影響及其機理。(見失重生理效應、超重生理效應、振動生理效應、噪聲生理效應、宇宙輻射生理效應、航天運動病、暈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