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蓼

藥材名稱:爬山豆根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概況

異名:三稜草、大發表、三稜梢爬山豆《《中藥大辭典》),三楞草、野蠶豆根(《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豆科杭子梢屬植物三稜枝杭子梢的根。

原植物:三稜枝杭子梢 Campylotropis trigonoclada(Franch.)Schindl(Lespedeza trigonoclada Franch.)

形態:小灌木,高60~120cm。嫩枝無毛,莖具稜,有翅,密被長硬毛。小葉3,堅紙質;長橢圓形,長4.8~8cm,寬1.5~2.5cm;先端圓或微凹,具細刺尖;基部近圓形;下面被白色硬毛;葉柄具翅,小葉柄密被白毛,托葉宿存。圓錐花序頂生,長約1.9cm,總花梗具稜,被短柔毛;苞片宿存,線披針形;萼鍾狀,外面密被長白毛,萼齒5,下面一枚較長;花冠黃色。莢果斜橢圓形,長0.7cm,寬0.4cm,被毛。花果期8~9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465頁.圖265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00~2000m山坡、林下或草叢。分佈於四川、貴州、雲南。

生藥

採集:夏、秋採收。

藥性

性味:甘、澀,平。《貴州民間藥物》:“平,澀、微甘。”

功效:消腫,止血,止痢。

主治:腸炎,痢疾,腸風下血,腎炎,風溼痛,跌打損傷。 《貴州民間藥物》:“解熱,止血。治高熱,赤痢,腸風下血,吹乳,跌打損傷,月家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貴州民間藥物》:“治腸風下血:爬山豆根30g,茜草9g。煎甜酒水服。” ②《貴州民間藥物》:“治赤痢:爬山豆根、紅糖各15g。同炒焦,煎水服。”

單方應用:①《雲南中草藥》:“治風寒外感,面板病:大發表根15~30g。水煎服。” ②《雲南中草藥》:“治赤痢、腸炎、腎炎:大發表根15~30g。水煎服。” ③《雲南中草藥》:“治風溼性關節炎:大發表根30g。泡酒服。” ④《貴州民間藥物》:“治跌打損傷:爬山豆根30g。搗爛,加童便少許,拌勻敷患處。” ⑤《貴州民間藥物》:“治吹乳:爬山豆根30g。搗絨,炒熱外敷乳上。” ⑥《貴州草藥》:“治月家病:爬山豆根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