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蠹蟲

藥材名稱:肉豆蔻

名稱出處:《開寶本草》

概況

異名:肉果、玉果(廣西)。

基源:為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肉豆蔻的乾燥種仁。肉豆蔻屬全世界約120餘種;中國約有4種,1種供藥用。

原植物:肉豆蔻Mynstica fragrans Houtt.

歷史:肉豆蔻始載於《本草拾遺》。陳藏器謂:“肉豆蔻生胡國,……中國無之。其形圓小。皮紫緊薄。中肉辛辣。”李時珍稱:“狀雖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顆則不同類,外有皺紋而內有斑纈,紋如檳榔紋,最易生蛀……主治溼中、消食。”所述與現今商品藥材一致。本品為少常用中藥,主產於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此外,西印度群島及斯里蘭卡均產。銷世界各國。中國雖有少量引種栽培,但無生產,藥材均從國外進口。

形態:小喬木,幼枝細長,葉近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面無毛,側脈8~10對,葉柄長7~10mm。雄花序長1~3cm,無毛,著花3~20朵,稀1~2,小花長4~5mm;花被裂片3(-4),三角狀卵形,外面密被灰褐色絨毛;花葯9~12枚,線形,長約為花絲的一半;雌花序較雄花序為長;總梗粗壯,著花1~3朵;花長6mm,直徑約4mm;花被裂片3,外面密被微絨毛;花梗長於雌花;小苞片著生在花被基部,脫落後殘存環形的疤痕;子房橢圓形,外面密被鏽色絨毛,花柱極短,果通常單生,具短柄,有時具殘存的花被片,假種皮紅色,到基部撕裂;種子卵珠形。每年4~6月及11~12月兩次採收成熟果實。(圖見《中國植物誌》.第30卷.第3分冊.圖版88)

生境與分佈:原產馬魯古群島,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中國臺灣、廣東、雲南等已引種栽培。

生藥

栽培:宜高溫多雨的熱帶環境。生長適宜的氣溫25~30℃,畏寒冷,怕霜凍。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而肥沃的低海拔山谷或盆地種植,忌水澇。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無性繁殖較少使用。肉豆蔻是雌雄異株型佔多數,宜隨採隨播,若不能及時播種時,需用溼砂或椰衣纖維屑末或消毒過的木屑貯放。採種時應精選穩產、高產、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樹上結的果實;當果實成熟開裂時採收,按行株距各10×5cm點播,種臍向下,深度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保持廕庇及溼潤。當苗高20~30cm,即可出圃定植,於春季或秋季種植,行株距各5~4m,穴栽。幼樹生長緩慢,需廕庇,勤澆水。每年用廄肥、人糞尿或尿素施肥2~3次。冬季以堆肥環施。幼樹根系淺.易倒伏,注意撫育。病害有枯梢病,用1:1∶100波爾多液噴射。蟲害有蚧殼蟲,幼齡期用40%樂果乳油、煤油及水(5∶1∶7)混合液噴殺。

採集:4~6月及11~12月各採一次。早晨摘取成熟果實,剖開果皮,剝去假種皮,再敲脫殼狀的種皮,取出種仁,用石灰乳浸一天後,緩火焙乾。藥材主產於馬來西及印度尼西亞,西印度群島及斯里蘭卡也產。

鑑別

性狀:種仁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3.5cm,直徑1.5~2.5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常附白色石灰粉,有不規則淺縱溝及網狀溝紋,較寬一端有環形隆起,為原合點的部位,另一端有暗色圓形凹陷,為原種脊的部位。兩者間有一明顯的縱溝,為原種脊的部位。質堅硬,難破碎,斷面不平坦,縱剖面可見一薄層暗棕色外胚乳向內伸入,與類白色的內胚乳交錯,形成大理石樣紋理,縱切面寬端可見小形腔隙,內有幹縮的胚。氣芳香而強烈,味辛辣而微苦。以個大、體重、堅實、破開後香氣強烈者為佳。

顯微 種仁橫切面;外胚乳分內外兩層,外層細胞扁平,切向延長,內含黃棕色物質;內層細胞長方形,含紅棕色物質。伸入於內胚乳形成錯入組織,其中常有一個維管束,並有多數油細胞散在,油細胞直徑42~140μm,內含揮發油滴。內胚乳細胞多角形,含多量脂肪油、澱粉粒及糊粉粒,糊粉粒含有擬晶體。內胚乳中有含棕色物質的細胞散在。(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圖216) 粉末:棕色,氣香,味帶辛辣而苦。 ①脂肪油滴極多,用水合氯醛液裝片後,出針簇狀或羽毛狀結晶。 ②糊粉粒存在於內胚乳薄壁細胞中,用液體石蠟裝片,可見顯淡黃色擬晶體、呈長方形或菱形,直徑7~26μm。 ③外胚乳細胞呈多角形,內含棕紅色、鮮紅色或黃棕色色素物。 ④油細胞散在於外胚乳薄壁組織中,呈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48~77μm,含揮發油滴。 ⑤內胚乳細胞呈類多角形,內含澱粉粒、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⑥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3~24μm,臍點點狀、裂縫狀或星狀;復粒由2~11分粒組成。(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圖255)

理化:①肉豆蔻的薄層色譜 1)取樣品粉末1g,加乙醚4ml,冷浸2小時,濾過,濾液點於矽膠G板上,以苯-乙酸乙酯(95∶5)為展開劑,以黃樟醚為對照。展距13cm,用5%磷鉬酸乙醇溶液噴霧後,加熱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譜鑑別》.圖262-1) 2)取樣品粉末適量,用水蒸氣蒸餾,提取的揮發油用乙醇稀釋後,點於矽膠G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4 6)為展開劑,以黃樟醚、肉豆蔻醚為對照。展距15cm,用茴香醛-濃硫酸噴霧後,加熱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262-2) ②肉豆蔻不同炮製品的薄層色譜 取樣品粉末適量,按常法提取揮發油或脂肪油,用氯仿稀釋後,點於矽膠G板上,以石油醚(30~60℃)-無水乙醇(1∶1)為展開劑,展開後,用5%磷鉬酸乙醇液噴霧後,加熱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262-3)

加工炮製:常用的炮製品有肉豆蔻、面煨肉豆蔻、麩煨肉豆蔻和

石粉煨肉豆蔻。 ①肉豆蔻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晾乾。 ②面煨肉豆蔻 取麵粉加水製成麵糰,壓成小薄片,將肉豆蔻逐個包裹,或將肉豆蔻表面用水溼潤,如水泛丸法包裹麵粉,至3~4層,倒入已炒熱的滑石粉鍋內,適當翻動,至麵皮顯焦黃色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剝去麵皮。用時搗碎。每肉豆蔻100kg,用滑石粉50kg。 ③麩煨肉豆蔻 取麥麩和肉豆蔻,同置熱鍋內,用文火炒至肉豆蔻表面呈棕黃色,麥麩呈焦黃色時,取出,篩去麥麩,放涼。用時搗碎。每肉豆蔻100kg,用麥麩40g。 ④滑石粉煨肉豆蔻 取滑石粉置鍋內用中火加熱,至滑石粉呈靈活狀態時,投入肉豆蔻,煨至棕黃色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用時搗碎。每肉豆蔻100kg,用滑石粉30kg。此外,尚有蒸制,蛤粉制,炒制,土製,制霜等炮製方法。

化學性質

果實含揮發油2%~9%,包括d-莰烯及α-蒎烯等,其脂肪中,肉豆蔻酸含量達70%~80%,並含有毒物質肉豆蔻醚(Myristicin)[1]。最近從揮發油中經氣相色譜和薄層分離獲得7個化合物,其中有2個單萜:β-蒎烯、γ-松油烯、1個單萜醇、L-松油醇、4個苯丙素酚:即黃樟醚、甲基丁香油酚、肉豆蔻醚及欖香脂素。

種子中分離出齊墩果酸、並獲得了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約佔15%[2],還有脫氫雙異丁香酚[3],另外含沒食子酸類鞣質成分,含量約佔0.45%[4]。另分得1種新化合物為三肉豆蔻精[5]。

參考文獻

[1] 藥用植物大辭典.廣州書店1963;263。


[2] J Chem 1968;6(8):474。


[3] CA 1973;78:133356b。


[4] 中草藥通訊 1979;10(1)d:16。


[5] 藥物分析雜誌 1985;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