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魚

藥材名稱:草香附

名稱出處:《陝西中藥名錄》、《西藏常用中草藥》

概況

異名:拉岡(藏族語)。

基源:為燈心草科燈心草屬植物走莖燈心草的乾燥根。

原植物:走莖燈心草Juncus amplifolius A.Camus

形態:草本;根莖橫走。莖高20~40cm,直徑1~2mm,有縱條紋。葉片條形,扁平,長4~9cm,寬2~4mm,葉鞘無明顯葉耳。花序有2~3個小頭狀花序,每個小頭狀花序有3~10朵花;葉狀總苞片長1~4cm;花有短梗,紅褐色;花被片6,披針形,長約5mm;雄蕊6,花絲長2mm,花葯長3mm;花柱長2~3mm,蒴果卵形,褐色,花柱宿存。種子卵形,兩端尾狀附屬物長1mm。(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5冊.418頁 圖766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700~4100m的溼草地或林緣。分佈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

生藥

採集:7~9月採挖根莖,除去鬚根,洗淨,晒乾。

藥性

性味:辛、苦,平。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平,辛、微苦。”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辛、苦,平。”

功效:理氣止痛,調經和血,舒肝解鬱。

主治:肝鬱氣滯,胸脅疼痛,月經失調,崩中帶下。 《西藏常用中草藥》:“理氣止痛,調經和血。治肝鬱氣滯,胸脅疼痛,月經失調,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治肝鬱氣滯,胸脅疼痛,月經失調:草香附子3~9g,水煎服。” ②《全國中草藥彙編》:“治月經失調,崩中帶下:草香附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