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山青

藥材名稱:嘎察

名稱出處:《藏藥志》

概況

基源:為毛茛科毛茛屬植物高原毛茛和棉毛茛的乾燥花。

原植物: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Maxim.)Ovcz.和棉毛茛Ranunculus membranaceus Royle(R.pulchellus C.A.Mey.var.sericeus Hook.f et Thoms.)

歷史:據《藏藥志》引《晶珠本草》記載:嘎察,味辛,可溫胃祛寒,攻潰去腐,消水腫,排黃水,治頭昏,白喉,寒性痞塊;生於沼澤草甸和陰涼溼地,葉若蛙爪,花黃色,光亮。現藏醫用以上兩種毛茛入藥。前者小葉片分裂,有似蛙爪,花黃色,與《晶珠本草》所述頗一致,應為正品;後者之基生葉通常全緣,不太符合上述描述,應視為代用品。

形態:棉毛茛為多年生草本,高5~30cm。鬚根基部稍增厚呈紡錘狀。莖直立或斜升,分枝,被白柔毛。3出複葉,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具長柄;葉片圓腎形或倒卵形,長1~4(~6)cm,小葉片二至三回細裂,末回裂片披針形或線形,先端稍尖,兩面或下面貼生柔毛;中、上部葉漸變小,3~5全裂,裂片線形,有短柄或無柄,基部具柔毛膜質鞘。花較多,單生於莖頂或枝端,直徑8~12(~18)mm,花梗被白色柔毛;花黃色;萼片橢圓形,長3~4(~6)mm,被柔毛;花瓣5,倒卵形,長5~9mm,爪長0.8mm,蜜槽袋穴狀;花托圓柱形,常生細毛;雄蕊10~25;雄蕊多數無毛。聚合果長圓形,長6~8mm;瘦果多數,卵球形,較扁,長1.5mm,喙直伸或稍彎。花期6~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8卷.270頁.圖3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4000~5000m的荒石灘坡和礫石草甸中。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及西藏。印度北部也有分佈。

高原毛茛與棉毛茛的主要區別在於基生葉具長柄,為3出複葉,小葉片二至三回3全裂或3深裂,具長小葉柄;花瓣之蜜槽點狀。

餘項參見“高原毛茛”條。

藥性

性味:《藏藥標準》:“辛,熱。有小毒。”

功效:解毒,利水。

主治:《藏藥標準》:“用於腹水,浮腫,咽喉腫痛,積聚腫塊。”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