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當歸
藥材名稱:石薺薴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紅痱子草、痱子草(江蘇、四川、貴州),土香薷草(四川),土荊芥(江西、湖南)。
基源:為脣形科石薺薴屬植物石薺薴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石薺薴Mosla scabra(Thunb.)C.Y.Wu et H.W.Li(Moslapuctala(Thunb.)Maxim.;Mosla lanceolatus(Benth.)Maxim.;Orthodon punctulatum(J.F.Gmelin)Ohwi,又名野土荊芥(南方通稱),痱子草(江蘇、四川、貴州、廣東),野薄荷(湖北、湖南、福建)。
歷史:石薺薴見於唐《本草拾遺》,《證類本草》引陳藏器謂:“石薺薴……生石山上紫花細葉,高1、2尺。”《植物名實圖考》引該書有“方莖對節,正似水蘇,高僅尺餘,葉大如指甲有小毛。”兩書所述生長環境與形態應為本種。
形態: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cm。莖多分枝,被柔毛。單葉對生;葉柄長3~20mm;葉片卵形,長1~4cm,寬8~25m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均有鏽色腺點。花在枝端輪整合間斷的假總狀花序;苞葉較花梗長,卵狀披針形至卵形,背面和邊緣均被長柔毛;花萼鐘形,長1.9~25mm,有10條縱脈,外有長柔毛和棕色腺點,2脣形,上脣3齒,下脣2齒;花冠淡紅色或紅色,2脣形,長4.5mm,花冠管基部收縮,收縮處上面有毛環,向喉部漸漸擴張,上脣較短,頂端微凹,下脣兩側裂片近於半圓形,中裂片大而外折,倒心形,內面有長柔毛,頂有圓齒;雄蕊2,假雄蕊2。小堅果近於球形,黃褐色,有網狀突起的皺紋。花期5~11月,果期9~11月。(圖見《全國中草藥彙編》.上冊.圖1261)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0~1150m的山坡、路旁或灌叢下。分佈於遼寧、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廣東、廣西、四川。越南北部、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7~8月採收,晒乾或鮮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鮮葉含揮發油0.5%~1%,幹全草含3%~3.5%,油中主要含1-側柏酮(I-Thuione)75%,α-香檜烯(αSabinene)11%、d-檸檬烯、α-丁香烯、水芹烯以及側柏醇(Thuj。l)、石薺薴烯等。全草尚含生物鹼、皁甙、鞣質。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