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砂

藥材名稱:巖檀香

名稱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

概況

異名:土地瓜、山梨兒(《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杜鵑花科烏飯樹屬植物蒼山越桔的球根。

原植物:蒼山越桔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

形態:常綠灌木,高0.5~1m,有時附生。分枝多,短而密,幼枝被短柔毛,雜生腺狀剛毛。葉密生,葉柄長1~1.5mm,被短柔毛;葉片革質,長圓狀倒卵形,長0.7~1.5cm,寬0.4~0.9cm,頂端圓,微凹,基部楔形,邊緣軟骨質,近全緣,葉脈在上面下陷,在背面平。總狀花序頂生,長1~3cm;花序軸被毛;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披針形,長約3mm;萼齒三角形,有緣毛;花冠壇形,白色或淡紅色,長3~5mm,內面有短柔毛;花葯頂端延伸出二短管,背面具1對芒。漿果球形,熟時紫黑色,直徑4~8mm。花果期3~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199頁.圖4351)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400~3200m的闊葉林內或乾燥山坡上。分佈於四川、雲南和西藏。緬甸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晒乾。

藥性

性味:甘、辛,平。

功效:順氣,消飽脹。

主治:胸腹氣痛,飽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四川常用中草藥》:“治胸腹氣痛,飽脹:巖檀香根3~9g,煎湯內服。或研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