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評課稿

《望月》評課稿

  文章以“望月”為聚焦點,作者用生動活潑的文筆記敘了“我”在甲板上賞月,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我把這幾個環節概括為“江上之月、詩人之月、想象之月”進行的教學設計,最終引導學生體會“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

  一、教學環節設計較為清晰。分別以“江上之月、詩人之月、想象之月”三部分展開教學,由 “我”在江輪的甲板上望月,與小外甥背頌月古詩、小外甥對月亮獨特的想象即月亮像什麼。同時遵循學生閱讀的規律。引導他們先理解內容,再理解內在的意思。如第二部分“詩人之月”,先找出文中“我”與小外甥背誦的古詩,然後去反覆誦讀,思考詩句的內在含義,並結合整首詩讓學生整體感悟,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人眼中的月亮也是不同的。

  二、努力引導反覆朗讀。第二自然段描寫了作者眼中的江上月色,月光安詳、靜謐,又是跳躍的,還是隱隱約約的,彷彿一首優雅的月光曲。透過學生的反覆朗讀,努力讓學生融入這迷人的月光。

  三、透過寫月亮像什麼的小練筆,激起學生創新的火花。有的寫道:天上的月亮是那麼皎潔,那麼溫柔,真好像美麗大方的`仙女。她笑得那麼美,那麼甜,竟笑彎了腰。還有融融的月光,像奶水一樣,透過傘狀的洋槐樹枝椏,灑在山村泥牆的小院裡……還有的學生寫出了一首首短小的小詩句。學生的發言越來越精彩,語言個性化色彩濃,富有詩意和靈性,學生創新的泉水汩汩流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