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芋

藥材名稱:絨白乳菇

名稱出處:《中國的真菌》

概況

基源:紅菇科(乳菇科)乳菇屬真菌絨白乳菇的子實體。

原植物:絨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又名蘑菇(山西)。

形態:叢生;菌蓋直徑5~10cm,早期中央呈臍狀,伸展後下凹而成漏斗狀,白色,不粘,無環帶,有一層細絨毛,邊緣內卷,最後伸開;菌肉白色,堅實,厚;菌褶與菌柄呈貼生至稍延生,新鮮時白色,乾燥後變為黃色,不等型,稀疏至較稀疏;孢子印白色:菌柄圓柱形,長3~5cm,直徑1.5~2.5cm,白色,中實,表面有一層細絨毛。孢子透明無色,壁表近平滑,近球形至橢圓形,直徑7~9μm;囊狀體披針形,70~100×5~7μm。乳汁白色,稀少,不變色,味苦。(圖見《中國藥用真菌》176頁.圖68)

生境與分佈:生於闊葉林中地上。分佈於吉林、陝西、甘肅、安徽、福建、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化學性質

主要含倍半萜類化合物。有絨狀麴菌醛硬脂酸酯(Velutinal stearic acid ester)[1,2]、及其轉化產物絨狀麴菌雙醛(Velleral)和異絨狀麴菌雙醛(Isovelleral)[2]、7α,8β-二羥基小皮傘-5,13-內酯(7α,8β-Dihydroxymarasman-5,13-lactone)[3]、絨狀麴菌醛(Velutinal)(1)、乳菇內酯A(Lactarorufin A)、異乳菇內酯(Isolactarorufin)、9α,10α,13-三羥基-小皮傘7(8)-烯-5酸γ內酯(9α,10α,13-Trihydroxy-marasm-7(8)-en-5-oicacid-γ-lactone)、5,7α-二羥基-13-去甲小皮傘8酮(5,7α-Dihydroxy-13-normarasman-8-one)(2)、5,8α-二羥基13去甲小皮傘-7-酮[4]。此外尚含維生素B1(Thiamin)[5]、脂肪醇[6]、脂肪酸[7]。

參考文獻

[1] Tetrahedron Lett 1983;24(13):1415。


[2] J Nat Prod 1985;48(2):279。


[3] CA 1988;108·164710f。


[4] Phytochemistry 1988;27(1):187。


[5] CA 1986;104:85454q。


[6] CA 1980;92:194513n。


[7] CA 1981;95:18271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