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板歸
藥材名稱:打米花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概況
異名:小元寶(《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旋花科飛蛾藤屬植物飛蛾藤的根或全草。飛蛾藤屬全世界20多種,中國約14種。
原植物:飛蛾藤Porana rucemosa Roxb.,又名馬郎花(貴州),白花藤(雲南、貴州),莫汝剛(雲南潞西),六甲(綠春哈尼語)。
形態:攀援灌木,高達10m。莖纏繞,草質,圓柱形,幼時或多或少被黃色硬毛,後具小瘤或無毛。葉柄短於葉片或與葉片等長,被疏柔毛至無毛;葉片卵形,長6~11cm,寬5~10cm,先端銳尖或尾狀具鈍或銳尖的尖頭,基部深心形,掌狀脈基出,7~9條。圓錐花序腋生,或多或少分枝,分枝寬闊,少花或多花;苞片葉狀,無柄或具短柄,抱莖,無毛或被疏柔毛;小苞片鑽形;花柄較萼片長,長3~6mm,無毛或被疏柔毛;萼片相等,線狀披針形,長1.5~2.5mm,通常被柔毛,果時全部增大,長圓狀匙形,先端鈍或具短尖頭,基部漸狹,長12~15mm,或較短,寬3~4mm,具3條堅硬的縱脈,基部被柔疏毛;花冠漏斗形,長約1cm,白色,管部帶黃色,無毛,5裂至中部,裂片開展,長圓形;雄蕊內藏;花絲短於花葯,著生於管內不同水平面;子房無毛,花柱1,長於子房,柱頭棒狀,2裂。蒴果卵形,長7~8mm,具小短尖頭,無毛。種子1,卵形,長約6mm,暗褐色或黑色,平滑。花期春季至夏季,果期夏季至秋季。(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539頁.圖5031)
生境與分佈:多生於海拔850~3200m的石灰岩山地灌叢中。分佈於陝西、甘肅和長江以南各地。
生藥
採集: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
藥性
性味:辛,溫。
功效:行氣,破血,消腫,解毒。
主治:無名腫痛,勞傷疼痛,發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泡酒30g。外用:煎水洗患處。
▸ 海歸簡歷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