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米花

藥材名稱:野棉花根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基源:為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野棉花的乾燥根狀莖。

原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ex DC.[Ellocapitellavitifolia(Buch.-Ham.)Nakai]

形態:植株高60~100cm。根狀莖斜生,木質,粗0.8~1.5cm。基生葉2~5,有長柄;葉片心狀卵形,長(5.2~)11~22cm,寬(6~)12~26cm,3~5淺裂,邊緣有小牙齒,表面疏被短粗毛,背面密被白色絨毛;葉柄長(6.5~)25~60cm。花葶粗壯,被密或疏的柔毛;聚傘花序花20~60cm,2~4回分枝,苞片3,形似基生葉;花梗長3.5~5.5cm;萼片5,白色或帶粉紅色,倒卵形,長1.4~1.8cm,寬8~13mm,外面有白色絨毛;雄蕊長約為萼片長的1/4,花絲絲形;雌蕊圓錐形或卵形,密被白毛。聚合果球形,直徑約1.5cm;瘦果有細柄,長約3.5mm,密被綿毛。花期7~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30卷.圖版6∶4~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200~2700m山地草坡、溝邊或山林中。分佈於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藏東南部和南部。緬甸北部、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春季或秋季採挖,去淨莖葉,晒乾。藥材產於雲南、四川、陝西、甘肅、湖南。本品在四川、陝西、甘肅等地作“白頭翁”使用。

鑑別:乾燥根略呈圓柱形,常扭曲,全長10~25cm,直徑0.6~2cm。商品大多已斷折,外表面棕色至紫棕色,表面粗糙,具縱向凹裂,間或可見支根痕,外皮有時脫落,露出呈裂片狀的黃色木部。根頭部略膨大,頂端附有殘存的葉柄基部,密生白色綿毛。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黃色,射線色較深,導管部分十數個群束,作放射狀排列。根的中心部及射線部分常呈裂隙狀。氣微弱,味苦。

藥性

性味:①《滇南本草》:“苦,微寒。有毒。”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有小毒。” ③《湖南藥物志》:“苦,溫。有大毒。”

主治:治瘧疾,痢疾,腳氣,腸寄生蟲病,癰疽腫毒。 ①《滇南本草》:“下氣。殺小兒寸白蟲、蛔蟲犯胃。”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跌打損傷,風溼骨痛,腸炎,痢疾。” ③《中國藥用植物圖鑑》:“治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3g;或研末作丸。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湖南藥物志》:“治瘧疾:野棉花根7~9枚,常山240g,黃豆200g。共煮熟,去藥,黃豆晒乾研成細粉,酒調為丸、雄黃為衣。瘧前服10粒。”

單方應用:①《昆明民間草藥》:“治痢疾腹瀉,蟲積腹痛:野棉花根3~9g,水煎服。” ②《昆明民間草藥》:“治跌打內外傷出血:野棉花根3~9g,水煎服。” ③《湖南藥物志》:“治癰疽不潰:野棉花根、葉6~9g。水煎服。” ④《湖南藥物志》:“治發癢子:野棉花根3株,水煎眼。” ⑤《湖南藥物志》:“治蜈蚣咬傷,對口瘡:野棉花根搗爛敷。” ⑥《全國中草藥彙編》:“治急性腸炎:野棉花根30g。洗淨,切碎,加水半面盆,煮沸10分鐘,趁熱泡洗雙腳20~30分鐘,每日1~2次。” ⑦《貴州民間方藥集》:“治痞塊:野棉花根15g。甜酒煮。取汁內服,取渣外包,連服3劑。” ⑧《湖南藥物志》:“治齲齒痛:野棉花根含口內牙痛處。”

食療:《湖南藥物志》:“治腳氣病:野棉花根燉豬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