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構

藥材名稱:刺蝟皮

名稱出處:《本草原始》

概況

異名:蝟皮(《本經》),仙人衣(《山東中藥》)。

基源:為刺蝟科蝟屬動物刺蝟,大耳蝟屬動物短刺蝟或大耳蝟的皮。

原動物:刺蝟Erinaceus europaeus L.,又名蝟、毛刺(《爾雅》),白刺蝟(《楊氏家藏方》),蝟鼠(《綱目》),偷瓜蜮(姚可成《食物本草》),刺鼠(《隨息居飲食譜》)偷瓜獾、刺球子、刺魚(《中國藥用動物志》)。短刺蝟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又名達烏爾蝟、蝟鼠、刺球子、毛刺(《中國藥用動物》)。大耳蝟Hemiechinus auritus Gmelin又名蝟鼠、刺球子、毛刺。

形態:刺蝟體形肥短,體長約22cm,尾長約2cm。體重200~900g。頭寬而吻尖。眼小。耳短,其長度不超過其周圍的刺長。身體背面及兩側密生尖刺,刺粗而硬。四肢短小,爪較發達,尾短。臉部色較深,呈褐色。全身的尖刺顏色變異較大,大致分兩類:一類為純白色,較少。另一類基部為白色或土黃色,中間棕色或黑褐色,尖端又為白色,故整個體背呈土棕色,腹面及四肢長有細而硬的白毛,四足淺褐色,尾上也覆有白毛。

生境與分佈:刺蝟廣泛棲息于山地森林、平地、草原、開墾地及荒地、灌木叢或草叢等處,但以平原丘陵,灌木、草叢為多,作窩於低窪地或山谷倒木、樹根或石隙、牆腳下。窩內鋪以樹葉、乾草、苔蘚等物。白天躲藏於窩內,早晚多在陰溼之地活動,甚則入室。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短刺蝟外形同刺蝟而略小,耳較長,其長超過周圍尖刺。刺短而細,棕褐色與白色相間,無純白色尖刺。體背為淺褐色,體側及腹面長有粗硬的汙白色毛。棲息於乾旱地區草原地帶的低窪及半荒漠地區和灌叢中。夜間活動,黃昏時分開始出來,一直到次日早晨都在覓食。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陝西、山西等地。

大耳蝟體形較小,體長約170~230mm。吻部甚尖,耳甚大,耳長為37~50mm,耳尖鈍圓,明顯長於周圍之尖刺。軀體背面覆有硬刺構成的甲冑,由頭部耳後方開始,往後一直伸到基部之前。體背部的尖刺為暗褐色與白色相間,也有少數全白色的刺。尾極短,為棕褐色。為荒漠、半荒漠地帶典型種類。棲息於農田、莊園,礫石荒漠也能見到。主要在夜間活動於菜園、蘆葦、灌叢中。以昆蟲和小動物為食,也吃植物性食物。

生藥

採集:全年均可捕捉,於冬眠時捕獲更易。捕後用腳緊踏刺蝟使其伸展,用利刀剖腹剝皮,割去四肢及頭部,將皮翻開,使毛刺向裡,掛通風處陰乾即成。不能日晒,以免油脂溶化走油,影響質量。

鑑別:多呈板刷狀或筒狀,外表面密生錯綜交叉的棘刺,刺長1.5~2cm,堅硬如針,灰白色、黃色或灰褐色。在腹部的皮上多有灰褐色軟毛。皮內麵灰白色或棕褐色,刺基部向內突起,留有筋肉殘痕。具特殊腥臭氣。以張大、肉脂刮淨,刺毛整潔者為佳。

加工炮製:①刺蝟皮 取原藥材,用鹼水浸泡,洗刷乾淨,潤透,切成寸方小塊,乾燥。 ②滑石粉炒刺蝟皮 將滑石粉置鍋內炒至靈活狀態,投入刺蝟皮,不斷翻動,至刺尖捲曲焦黃,質地發泡時,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每刺蝟皮100kg,用滑石粉40~50kg。 ③砂炒刺蝟皮 將砂置鍋內,加熱至滑利狀態,投入刺蝟皮,不斷翻動,至刺尖捲曲焦黃、質地發泡時,取出,篩去砂,放涼。

此外,尚有哈粉制、土製、炒制、制炭、醋制、酒制、油制、甘草制等炮製方法。

化學性質

皮上層的刺由角蛋白(Keratin)所成。下層的真皮層由膠原(Collagen)與其它蛋白質如彈性硬蛋白(Elastin)之類和脂肪等所成。

參考文獻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