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爾小草

藥材名稱:裸莖金腰

名稱出處:《陝甘寧青藥用植物》

概況

異名:金腰草(《中國民族藥志》),獵眼草(四川甘孜),亞吉瑪(藏語)。

基源:為虎耳草科金腰屬植物裸莖金腰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裸莖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10cm。莖疏生褐色柔毛或乳頭突起,通常無葉。基生葉具長柄,柄長1~7.5cm,下部疏生褐色柔毛;葉片革質,腎形,長約9mm,寬約13mm,邊緣有7~15淺齒,頂端凹陷並有一疣點,兩面無毛,齒間彎缺處有褐色柔毛或乳頭突起。聚傘花序密集呈半球形,長約1.1cm;苞葉革質,闊卵形至扇形,長3~6,8mm,寬2.8~8mm,有3~9淺齒,表面有極少褐色柔毛,背面無毛,柄長1~3mm,疏生褐色柔毛;托杯外面疏生褐色柔毛;萼片在花期直立,相互多少疊接,扁圓形,先端鈍圓,彎缺處有褐色柔毛和乳頭突起;雄蕊8;兩心皮近等大,子房半下位,花柱斜上。蒴果先端凹缺,長約3.4mm,2果瓣近等大,具喙;種子黑褐色,卵形,光滑無毛,有光澤。花果期6~8月。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500~4800m間的石隙中。分佈於甘肅、青海、新疆、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尼泊爾、蒙古等國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微苦,寒。

功效:利膽,止嘔。

主治:黃疸及多種疸病,吐黃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黃疸及多種疸病,吐黃水:裸莖金腰子3~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