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

藥材名稱:竹林消

名稱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概況

異名:雞爪參、野參須(《陝西草藥》),單莖算盤草(《中藥大辭典》)。

基源:為百合科扭柄花屬植物腋花扭柄花的根。扭柄花屬全世界約10種中國約5種,藥用有2種。

原植物:腋花扭柄花Streptopus simplex D.Don,又名算盤花(《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直徑1.5~2.0cm,莖單生或中部以上分枝。葉互生,7~9枚,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8cm,寬1.5~3cm,頂端漸尖,上部的葉有時呈鐮刀狀,葉背灰白色,基部圓形或心形,抱莖,全緣,無柄。花大,單生於葉腋,長8.5~10mm,寬3~4mm,粉紅色或白色帶紫色斑點;雄蕊花葯比花絲長,花絲向基部變寬;花柱細長,長5~6mm,子房近球形,柱頭3裂,裂片向外翻卷。漿果直徑5~6mm。花期6月,果期8~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5卷.53頁.圖版17)

生境與分佈:生於2700~4000m的林下,竹林中或高山草地上。分佈於雲南西北部和西藏。尼泊爾、錫金、緬甸和印度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8~10月採挖。

藥性

性味:甘、淡,寒。

功效:清肺止咳,健脾和胃。

主治:肺熱咳嗽,脾胃不和,心慌,氣短,筋骨疼痛。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肺止咳。用於肺熱咳嗽,虛勞損傷。” ②《陝西草藥》:“滋補,健脾胃,鎮痛。治虛勞脾胃不和,心慌氣短;婦女血虧,筋骨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