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腦
藥材名稱:芭蕉葉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基源:為芭蕉科芭蕉屬植物芭蕉的葉。
原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et Zucc.
餘項參見“芭蕉葉”條。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
藥性
性味: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甘、苦,大寒。” ②《江西草藥》:“涼,淡。”
歸經:《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經。”
功效:清熱,利尿,解毒。
主治:熱病,中暑,腳氣,癰腫熱毒,燙傷。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燒,肝熱生風,除煩解暑。” ③《現代實用中藥》:“利尿。治腳氣,外用消癰腫。” ③《中國藥用植物圖鑑》:“皮及葉:敷蜂、虻刺傷處,可止痛,並有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聖惠方》:“治腫毒初發:芭蕉葉研末,和生薑汁塗。” ②《江西草藥》:“治燙傷:芭蕉葉適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調搽;水泡未破者,雞蛋清調敷。” ③浙江中醫雜誌 1980;(5):“治疔瘡:芭蕉葉晒乾,燒存性,用蜂蜜(或麻油、米醋)拌勻,患處常規消毒後敷於患處,外覆消毒紗布,1日1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