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線菌病
[拼音]:senlin jingying fang'an
[英文]:working plan of silviculture
對一定地域內的森林資源按時間順序和空間秩序安排林業生產措施的技術性檔案。又稱施業案。是在森林區劃、森林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科學論證而編製成的。以林業局或林場為物件編制的森林經營方案是森林經理工作的基本形式。
概況
森林經營方案的工作及概念在17~18世紀逐漸形成。法國1669年頒佈的柯爾柏法令規定矮林及中林按輪伐期的年數分配面積進行區劃輪伐,中林內上木的輪伐期比矮林的輪伐期(20~30年)要長2~4倍,並有採伐的計劃及預算,這是森林經營方案的雛形。以後奧地利、德國也有森林經營方案形式的檔案。美國直到1905年才由當時的林業局在各地編制大量的森林經營方案。
中國森林經理工作開始較晚,20世紀30年代只在個別教育林中編制過森林經營方案。50年代開始在黑龍江帶嶺林業局試點,隨即在吉林長白山林區全面進行了森林經理調查,共編制了48份森林經營方案。到60年代初約佔全國森林40%的面積完成了森林經營方案的編制工作。
編制的程式和步驟
在中國,一個林業局(場)的森林經理工作首先是由主管部門下達計劃任務書,並將其列入國家計劃。整個工作分外業和內業兩個階段。外業開始前須先分析研究經理地區的經濟情況和現有森林調查材料,確定森林經理等級,以及外業工作條件的準備和其他注意事項。外業結束後根據整理的材料和確定的經營原則,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然後聘專門人員鑑定,作出鑑定結論。最後報請上級機關批准後交林業局(場)實施。
編制的內容
森林經營方案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
(1)說明書。是森林經營方案的主體檔案,分章節敘述:林業局(場)所在地區的自然及經濟條件概況,森林資源條件和進行森林經營的基本原則,森林經營措施、林道及其他基本建設的規劃設計,有關的機構、人員、概算以及預期效果等。
(2)調查簿。按林班編制,簿內記載小班各項調查因子,以及方案執行過程中的各項經營措施和小班變化情況。
(3)齡級表。按森林經營型別(或優勢樹種)編制。是確定輪伐期論證森林採伐量以及調整森林結構的主要依據。
(4)森林資源統計表。包括森林資源各類土地分佈表、有林地面積以及蓄積量按優勢樹種和齡組的分佈表,是分析林業局(場)森林資源變化和長期經營效果的依據,也是上一級乃至省、全國森林資源統計彙總的基礎。
(5)森林經營措施規劃設計表。包括主伐、撫育採伐、更新造林等各種一覽表。
(6)圖面資料。包括基本圖、林相圖、各項經營措施規劃設計圖以及表明林業局(場)地理位置及經濟聯絡的各種略圖等(見森林圖面材料)。
方案的實施和修訂
森林經營方案編成並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後交付林業局(場)執行。為此林業局(場)應建立健全有關技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有關森林資源管理、森林經營的檔案制度,以保證方案的貫徹實施。
森林經營方案經過一定施業時期以後,森林資源本身和森林結構會由於各種經營措施和自然原因的影響而發生消長變化;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會對林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原來編制的森林經營方案在定期檢查評定其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加以修訂。此項定期性工作通常稱作森林經理複查與修訂,簡稱修訂。一般每5或10年進行一次,稱為一個森林經理期。通過這一工作,確定今後的經營利用措施。
發展趨勢
由於歷史條件和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同,森林經營方案在各國的發展很不平衡。總的趨勢是隨著資訊科學和電子計算技術的發展,傳統式規格化材料正逐漸被電子計算機資料庫所代替。在內容方面,則逐漸由單一經營木材的森林經營方案向多目的、多用途的經營方案發展。可供靈活選擇的多方案正逐漸代替固定的單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