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穿魚
藥材名稱:青牛膽
名稱出處:《中藥志》
概況
異名:山茨菇(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金果欖(藥材名),地苦膽(廣西、四川),金牛膽、破石珠(湖南),九連珠,九龍膽(陝西),青魚膽(湖北)。
基源:為防己科青牛膽屬植物青牛膽的乾燥塊根。
原植物:青牛膽Tinospora sagittata(Oliv.)Gagnep.(Limacia sagittata Oliv.)
歷史:《綱目拾遺》引《百草鏡》的記載以及後來本草收載的金果欖,均包括本植物在內,而且以此植物為主。本品為較常用中藥,其原植物除本種外,尚有金果欖,通過反覆調查,現市場上所用的金果欖藥材主要為本種,而金果欖非常稀少。
形態:纏繞藤本。塊根黃色或黃褐色,卵圓形至近圓形。小枝圓形,具縱槽紋,疏被白色毛。葉互生,具柄;葉片箭狀披針形或箭形,長7~17cm,寬3~6cm,先端長漸尖,基部箭形或戟狀箭形,全緣,兩面被短硬毛,脈上尤多,主脈5條。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數朵,排成疏生的總狀花序,花小,苞片近卵形,萼片兩輪,橢圓形,長2.5~3mm,外輪3片較細小,花瓣6片,倒卵形,基部楔形,較萼片為短,雄蕊6,比花瓣長;雌花4~10朵整合總狀花序,小花梗較長,萼片與雄花相同,花瓣較小,匙形.退化雄蕊6,比花瓣短,子房有3~4心皮,柱頭裂片柱頭狀。核果近球形.紅色.背部隆起,近頂端處有時具花柱的遺蹟,內果皮堅硬,背部具不明顯的疣狀突起。花期3~5月,果期8~10月。(圖見《中藥志》.第2冊.432頁.圖324)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谷、溪邊、山坡草叢和石縫中。分佈陝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以下種類和金果欖、青牛膽的植物形態相似,且都有黃色塊根,均用以代金果欖或山茨菇藥用,並有相同的療效:疊基青牛膽(T.imbricata S.Y.Hu).產於廣西。四川青牛膽(T.szechuanensis S.Y.Hu),產於四川。中型青牛膽(T.intermedia S.Y.Hu),產於四川。雲南青牛膽(T.vunnanensis S.Y.Hu),產於雲南。江西青牛膽(T.craveniana S.Y.Hu).產於江西等。但這些種類產量少,有些學者並主張併入T.sagittata(oliv.)Gagnep.是否正確有待進一步研究。
藥理
抗癌 青牛膽根煎劑4g/kg ig,對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毒性:煎劑ig,小鼠的LD50為18.14±0.04g/kg,ip的LD50為9.49±0.023g/kg。
參考文獻
中藥藥理與臨床 1985;(創刊號):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