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砌石壩

[拼音]:yaogan tuxiang chuli xitong

[英文]: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具有影象輸入、輸出裝置和影象處理軟體的計算機系統。它能夠對來自遙感衛星地面站、遙感飛機等的遙感影象資料(通常為磁帶和膠片)結合各種地圖和其他地面實況,通過計算機進行校正、增強、分類,提取出解譯人員所需要的專題資訊,並在高分辨力彩色顯示器上顯示出來,或利用各種硬拷貝輸出裝置製成圖片,用繪圖儀繪成專題圖,供有關專業人員分析和研究。

數字影象處理系統(見圖)一般由電子計算機主機和通用外圍裝置、影象輸入和輸出裝置、影象處理軟體三部分構成。

電子計算機主機和通用外圍裝置

遙感影象處理採用的電子計算機主要是16位和32位小型機和超級小型機,也有采用中型機或高檔微處理機的。使用的外圍裝置主要是磁碟機、磁帶機、印表機、字元終端等。遙感資料量很大,如“陸地衛星”的多光譜掃描器的一幅圖片佔據約30兆位元組,因此要求磁碟容量大和計算機速度快。

影象輸入-輸出裝置

除通用的磁帶機外,還包括電視攝像機、光機掃描鼓等。電視攝像機把遙感膠片資料經過電視攝像變換成電訊號,再經過模-數轉換送入電子計算機。影象輸入光機掃描鼓的工作原理類似於傳真發片機,但幾何精度和分辨力可達12.5微米,遠高於傳真機。80年代中期出現光敏二極體陣列攝像機,分辨力達2048×2048像元,而成本遠低於光機掃描鼓。各種影象輸入裝置加上彩色濾色片後都能輸入彩色膠片。為了精確輸入各種地理座標資料,可使用數字化儀。

遙感影象的輸出裝置常採用高分辨力的彩色電視監視器,分辨力可達512×512像元或1024×1024像元。計算機先把經過處理需要顯示的影象送到一個大容量的半導體儲存器(一般稱為影象儲存器),然後用電視掃描的格式逐行讀出,再經過數-模轉換器轉換成電視訊號,分為紅、綠、藍三路送到彩色電視映象管顯示。這種電視螢幕顯示辦法便於更新和選擇希望顯示的影象,供解譯人員研究和比較各種處理的效果。需要儲存的影象可由硬拷貝輸出裝置加以記錄。硬拷貝輸出裝置種類很多,實際使用的有電視螢幕照相機、飛點掃描裝置、輸出光機掃描鼓、筆繪儀、彩色印表機、彩色噴墨裝置、鐳射記錄裝置等。

影象處理軟體

一般包括專用的影象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兩大部分。影象作業系統通常建立在主機作業系統之上,以利應用軟體的使用和對各種影象任務、檔案、裝置的有效管理。應用軟體包括為使用者進行影象處理所用的軟體。它直接體現影象處理的功能,在影象處理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

遙感影象處理技術發展很快,在各種新裝置和新技術中效果比較顯著的有影象顯示處理器及並行處理和分佈處理技術等。

(1)影象顯示處理器:又稱影象計算機,它是在影象顯示器中增加各種專用影象處理硬體,把許多原來完全由主機軟體處理的功能,在顯示處理器中變成由專用的硬體參與完成,影象處理的速度可達到實時或近實時的程度,使使用者能夠及時修改處理方案或引數,直到取得滿意的結果。

(2)並行處理技術:在遙感影象處理系統中採用陣列機或專用的影象高速處理加速器,用以輔助主機並行地進行某些影象運算。

(3)分佈處理技術:利用多臺計算機聯成網路,彼此分工,同時對影象進行處理,在處理速度、效果和價格上往往優於用一臺價格昂貴的大型計算機處理。光學-計算機混合處理系統也是遙感影象處理系統的一個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