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醋糟

藥材名稱:石鮒魚

名稱出處:《中國藥用動物名錄》

概況

基源:為鯉科動物石鮒魚的肉。

原動物:石鮒魚Pseudoperilampu ocellatus(Kner)

形態:體小,呈卵圓形,側扁。頭小而尖。吻短。口小,端位,斜裂。無須。側線不完全,僅在靠近頭部的4~5個鱗片有側線管。背鰭無硬刺,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稍遠。胸鰭末端接近腹鰭。腹鰭起點在背鰭起點之前,距臀鰭起點較距胸鰭起點為近。臀鰭亦無硬刺,鰭基末端稍後於背鰭基末端。尾鰭叉形。肛門約在腹鰭基與臀鰭起點之間的中央。背側藍綠色,腹部銀白色,體上部鱗片後緣都具一小黑斑。鰓孔後方的第一個側線鱗上有一綠色大斑點。尾柄中部有一條藍綠色縱紋,向前延至背鰭起點的下方。

生境與分佈:生活在小溪、水溝、稻田等處。主食藻類、水生植物碎片和水蚤等。分佈於長江以南各水域。

藥性

性味:甘,溫。

功效:益脾胃,善發瘡。

主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