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公開課打大麥教案

大班語言公開課打大麥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公開課打大麥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設定遊戲情境: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2、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1、介紹"打大麥":

  師:上次,大家聽說過"打大麥"了,誰願意來說"打大麥"是怎麼一回事?

  小結:"打大麥"場面非常熱鬧、非常開心。

  今天,我有一個"打大麥"的遊戲,可好玩了,你們也要玩嗎?

  2、做個示範:和一個幼兒玩一次:

  提問:你覺得遊戲有趣嗎?玩了這個遊戲你需要學會什麼呢?

  二、學習遊戲玩法:

  1、學習兒歌:

  1)師:對了,先要把兒歌學會,然後學拍手遊戲,那幾個人玩呀?下面,請小朋友聽老師把兒歌念一念,唸完後請你告訴大家裡面都說了些什麼?

  提問:遊戲的名字叫什麼?遊戲裡說了些什麼?

  2)第二次念兒歌,出示大圖

  師:哦,剛才小朋友聽的都很仔細,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張圖,圖上說的呀和兒歌裡內容是一樣的,大家看著圖聽我再來唸一念。

  師提問:幾蘿開始打大麥呀?對了,"三蘿開始打大麥"大點聲,一起說。

  大麥打的多是什麼?--重複(糾正)

  大麥打的響呢?--(發音)

  師:你們看著圖譜會念嗎?(打大麥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誰來學一學?)

  小結:念兒歌要把字念準確念清楚。

  2、學習拍手遊戲:

  引:小朋友都學會念兒歌了,下面要學什麼呢?(拍手)你們剛才看見是怎樣拍手的?(自己拍和朋友拍)

  示範:提問:看清楚前面需要拍手嗎?(對了那從哪裡開始拍手呢?)

  噼噼啪是怎麼拍的?(哦,是自己拍一下,我們用兩隻合攏的手來表示;用一隻帶指甲的小手來表示和朋友拍一下)

  3、看圖練習:

  1)看圖,自己再來一次,先不要找朋友,(發現錯誤,再來一次,重複拍手練習)

  2)找到好朋友,看著圖譜,練習一次。

  請一隊好朋友,上來示範一次。

  4、練習:

  最後把你剛才的朋友帶到中間來玩一次,看哪一隊小朋友唸的準確,拍的又對。

  表揚:唸的狠好聽,拍的又準確。

  只要我們認認真真的學習,什麼都能學會,什麼都能學好,對不對呀?

  反思:

  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和成功,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

  帶領幼兒遊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範與分組遊戲、集體遊戲相結合,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遊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