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

[拼音]:yao

[英文]:skate and ray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鰩形總目(Batomorpha)即下孔總目(Hypotremata) 魚類的統稱。一類主要棲息于海洋的次要經濟魚類。

形態

體平扁。面板光滑或被結刺,有些種類尾部具尾刺,眼和噴水孔背位。上眼緣不遊離,無瞬膜或瞬褶。鰓孔腹位。胸鰭前緣與頭側相連成體盤。無臀鰭,眶前軟骨連於嗅囊,左右肩帶在背面相連,或連於脊柱。雄魚腹鰭具鰭腳。電鰩目頭部兩側有大型發電器官,鰩屬尾部有小型發電器官。

分佈和種類

鰩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南緯55°~北緯80°之間;大多數種類集中在赤道及其兩側,種的數目隨緯度的增高而遞減。絕大多數為底棲海水魚類,但也有棲息在淡水的。棲息水深為20~1000米,美國太平洋深海鰩的棲息深度可達2200米。中國鰩類區系中有些是北方種,經常生活在黃海及東海北部,並作區域性性季節洄游,一般不分佈於東海南部。

全世界現有鰩類4目20科50餘屬,約350種,中國現時有4目17科約28屬80餘種:

(1)鋸鰩目(Pristiformes)。吻平扁狹長,劍狀突出,邊緣具堅大吻齒。背鰭2個,尾柄粗大,尾鰭發達(圖1)。全世界有1科1屬約6種,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各近岸海區以及各大河口,有些亦進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淡水中繁殖。中國產2種。

(2)鰩形目(Rajiformes)。有犁頭鰩類(Rhinobatoids)和鰩類(Rajoids)兩大類。前者尾柄粗大,尾鰭發達,有4科9屬約45種,中國有 4科5屬8種;後者腹鰭前部分化為足趾狀或腿狀構造(圖 2)。全世界有 3科10屬110餘種,中國有 2科3屬10餘種。

(3)鱝形目(Myliobatiformes)。胸鰭前延伸達吻端,或前部分化為吻鰭或頭鰭,尾細長如鞭,上下葉退化或個別種尾部稍粗短,具尾鰭,尾刺有或無。可分為、鱝、牛鼻鱝、蝠鱝 4大類。類(Dasyatoids)胸鰭前部不分化為吻鰭或頭鰭,一般無尾鰭,有5科13屬90餘種,廣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區,少數生活於鹹淡水或淡水,中國有4科7屬21種。鱝類(Myliobatoids)具吻鰭,有2科4屬約14種,中國有2科3屬7種。牛鼻鱝類(Rhinopteroids)吻鰭前部分化為二葉,只1科1屬約10種;中國有1科1屬2種。蝠鱝類(Mobuloids)具頭鰭,有1科4屬約6~7種,中國有2屬3種。

(4)電鰩目 (Torpediniformes)。頭側與胸鰭間具一很發達的卵圓形發電器官,有3科10屬近40種,中國有2科5屬8種。

生物學特性

大多數鰩類底棲,行動緩慢,主要借胸鰭前後上下波動前進。鱝科、鰩鱝科和蝠鱝科在底層攝食,胸鰭尖突如鳥翼,能在各水層活潑游泳。電鰩類常半埋泥沙中,很少活動,游泳能力頗弱。主要以甲殼類、貝類、蠕蟲、頭足類以及小魚等為食物。蝠鱝體龐大,胸鰭間寬度可達6米餘,體重逾2噸,主要攝食浮游生物,亦食小型甲殼類和小魚。如扁科、科、燕科等鰩類尾部具1~4枚毒刺,刺溝內具毒腺,其毒液作用於人體迴圈系統時可嚴重損害心肌,對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也有不利影響;腹部受刺傷後,嚴重的20小時內即死亡。因此印度太平洋區的土著居民常把毒刺作為一種武器。鰩屬(Raja)的尾部兩側有小型紡錘形發電器官。電鰩目在頭側和胸鰭間有發達的卵圓形發電器官(由肌肉組織變異而來),這在古希臘就已見諸於文字和陶器的圖案上。古羅馬時還利用電鰩發出的電流治療風溼病。電鰩在水中發電,電壓一般為75~80伏。最高可逾200伏。電鰩的放電有多種作用:足夠強的電壓和電流既可用來防禦敵害,又可作為獵食的手段;當電壓降低時,可作為聲納用於定向和探測障礙物;當棲於混濁的泥水口時,釋放的電脈衝還可作為鰩類之間通訊聯絡的訊號。鰩類均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鋸鰩科、犁頭鰩科、團扇鰩科、科、蝠鱝科均為卵胎生。有些母體子宮內壁有絨毛狀突起,伸入胎兒噴水孔內,分泌營養物質供胎兒發育用,如燕科、鱝科、牛鼻鱝科、蝠鱝科和電鰩目。鰩科是卵生,卵囊由似甲殼物質和數層纖維構成,四角各有一延長的細絲,藉以附著在水底物體上。有吻鋸或有尾刺種類的,胎兒出生時,其鋸齒和尾刺是柔軟的,出生時可不致傷害母體。

生產

鰩類通常不結成大群,大多為底拖網兼捕物件。犁頭鰩科和鋸鰩科種類肉味鮮美。前者的面板乾製品稱“魚皮”,可烹製佳餚。鰭為優良魚翅,在中國廣東稱為“群翅”,屬名貴海珍品。頭側的半透明組織,乾製品叫“魚骨”,浸煮後膨脹,柔軟可口。鰩科產量大,常醃製成幹,但肉薄味差。科資源豐富,在拖網漁獲物中佔較大比重,皮含豐富膠質,可用以製作膠片,肝為制油的重要原料,肉可食用。蝠鱝科肉可食用,肝可制油,內臟和骨骼可制魚粉,經濟價值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