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對蝦病害防治論文
白對蝦病害防治論文
一、常見病毒發生的特點
(一)白斑桿狀病毒病
相對於桃拉病毒而言,白斑桿狀病毒病主要針對是幼蝦。致病性強,感染率和死亡率均為90%以上。主要是蝦在進食的時候攜帶的病毒透過口和消化道進入體內進而感染而致病。發病初期蝦的行動反應遲鈍,蝦體顏色變暗,而後隨著蝦體附著物增多,蝦殼上開始出現白色圓點,白點持續增多形成白斑,短期內蝦殼和肌肉分離,肝胰腺腫大糜爛而死亡。
(二)固著纖毛蟲病
發病原因主要由水體中的聚縮蟲和鍾蟲在寄主體內進行的出芽生殖或者五星繁殖而引起的。發病蝦類主要表現的症狀常在鰓、頭胸甲、附肢上出現黃褐色或黑色的絨毛狀物,肉眼看去有粗糙感,爛鰓。染病蝦活力下降,生長髮育停止,結果引起蝦類死亡。
二、主要防治措施
病毒發病多為隱性突發性,病毒傳播迅速,死亡率高,如果單純的採用治療的手段在短時間內很難湊效,為此應在防治上採用“防治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放在加強水產養殖技術改善和最佳化養殖水體環境,大力推廣應用有益細菌生物製劑,降解水中有害因子,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控制病源傳播,提高適應能力、增強自身免疫力,根據以上情況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議:
(一)預防措施
一是放苗前對全池進行清塘消毒,潑灑二溴海因粒、水質解毒保護劑以清除水中重金屬離子及有毒因子。二是在整個養殖期間,採用水質調控技術,定期檢測水質pH值、亞硝酸鹽、溶氧量、氨氮含量是否符合指標,定期向水中噴灑水質調節劑進行水質調解,從而調控藻類的生長,保持水質良好穩定。三是使用無汙染和不帶病毒的水源,養殖期間根據水質的透明度、水質的好壞可適量的.增加或者減少換水量,但每次換水量不超過30%為宜,水質的pH值變化幅度不超過0.5最好。四是經常性多采用活菌生物淨水劑,保持養蝦池環境因子和池內藻的相對穩定;並在飼料中新增免疫多糖和維生素C,增強對蝦抗病力。五是可以在池塘四周移栽部分水生植物,擋風護堤,吸收氨氮改善水質;而且還可以起到降溫作用,為蝦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二)治療措施
一旦發生病害,切莫有病亂投醫,應根據藥物在蝦體內吸塵代謝規律,保證用藥的安全性,避免藥物二次汙染水體,採取相應的養殖技術措施,控制病情發展,減少損失。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將發病池蝦與外界沒有發病蝦隔離開,然後根據池裡水量計算需要用藥量,全池潑灑粒粒氧0.2ppm,間隔二小時後,全池潑灑海得克毒(高效季胺鹽活性碘)用量0.2ppm,同時馬上開動增氧機。持續兩天,期間可以向池底投放淨化劑淨化底質,三天後,全池潑灑枯草芽孢桿菌,用量按每畝300~450克左右即可,同時繼續投放粒粒氧和底淨寶,調節淨化水質;以後每7~10天潑灑活菌生物劑,保持水質良好。二是在外用藥同時,必須進行內服抗病毒及抗菌藥,通常每50公斤飼料拌500~1,000克對蝦病毒剋星和50克恩諾沙星,及1~2‰免疫多糖或蝦康素,維生素C等藥物,連喂5天,間隔7天后再喂一個療程以鞏固治療效果。透過在病害區對南美白對蝦實施上述防治方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總治癒率達90%以上。上述方法,對於防治在養殖期間南美白對蝦出現病害具有一定的參考經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簡要介紹了養殖過程中南美白對蝦常見病害,以及一些防治要點,病毒的發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導致的,可能是養殖水域的環境破壞,也可能是人工餵養方法不對和餌料的配比不合標準。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固然重要,然而不是所有病害光預防就能避免的,一旦這些問題發生,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在養殖過程中不斷學習研究積累防治經驗,做到方法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高的產量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