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璠牧牛圖筆筒
[拼音]:Kang Ri Junshi-Zhengzhi Daxue
[英文]:ChinesePeople'sAnti-Japanes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ollege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學校。
1936年6月1日,創辦於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改稱“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大”。1937年1月,“紅大”隨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兼政治委員,親自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並多次到抗大講課和作報告,哲學著作《實踐論》、《矛盾論》就是在抗大的講演。周恩來、朱德、陳雲、李富春等也到抗大講過課。林彪、羅瑞卿、張際春、劉亞樓、傅鍾、許光達、滕代遠、莫文驊、何長工等先後擔任過學校的領導工作。 抗大校部下轄8個大隊。學員以從部隊中抽調幹部為主,並招收從全國各地來延安的愛國知識青年。學習內容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革命問題、世界現實、群眾工作、戰爭和戰略問題、抗日遊擊戰爭和軍事常識等。教學方法是啟發式、研究式和實驗式,特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理論聯絡實際,邊學習、邊戰鬥、邊生產,強調“理論與實際並重、軍事與政治並重”的原則。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抗日戰爭的需要,抗大於1939年7月開始到敵後辦學,先後遷至山西省武鄉縣蟠龍鎮、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1938年底至1945年春,抗大陸續在晉東南、晉察冀、淮北、蘇北、晉綏、淮南、蘇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據地建立了10個分校和太行分校、太嶽分校(在晉東南的第 1分校後來遷入山東省)。抗大還附屬有6所中學。1943年3月,抗大總校遷回陝北綏德,徐向前任代理校長,李井泉任政治委員。1945年10月,抗大總校遷往東北,後來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並以各分校為基礎,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抗大在抗戰八年間,連續辦了8期,培養了20餘萬名軍政幹部。抗大的辦校方針和校風,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建設和部隊建設的優良傳統之一。